62家公募上半年盈利榜出爐:半數公司凈利縮水,易方達凈利潤超17億蟬聯榜首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9-09
閱讀 :504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公司經營情況也隨之出爐。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30日晚間,已有至少62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數據出爐。其中,有31家公募凈利潤較2022年中報(下稱“同比”)出現增長,包括5家凈利潤減虧的公司;另有31家公募凈利潤同比負增長,包括2家凈利潤增虧的公司。整體來看,頭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強勁。目前5家上半年凈利潤超10億元的基金公司屬于第一梯隊基金公司,平均凈利潤超12.51億元,而已曝光的62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平均凈利潤僅為3.01億元。從該數據不難看出,基金行業仍然是典型的“二八分化”,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某公募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2023年上半年A股市場一波三折,權益指數產品受到市場關注,規模增長明顯。同時,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債市走強,加之市場風險偏好收縮,固收類產品規模同樣增長明顯。“在此背景下,主動權益占比較高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受影響較大,而指數類、固收類產品占比較高的基金公司則維持了較平穩的營收、利潤水平。”該位業內人士表示。來源:澎湃新聞記者據公募基金股東半年報數據統計易方達、工銀瑞信、廣發基金凈利潤繼續領跑在凈利潤前十公募中,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這前5家公募半年凈利潤均超10億元,分別為16.17億元、12.84億元、12.15億元、10.74億元、10.65億元;而南方基金、招商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匯添富基金與興證全球基金這后5家公募半年凈利潤也均在7億元以上,依次為9.84億元、8.91億元、7.97億元、7.97億元與7.96億元。從單家公司的情況來看,易方達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1.85億元,實現凈利潤16.17億元,雖然繼續蟬聯行業榜首,但營收、凈利較去年同期出現雙降,降幅分別是9.46%和6.31%。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易方達基金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241.97億元和152.08億元。作為公募基金行業的“頭牌”公司,易方達基金的盈利能力仍然與其他公司拉開一定的差距,是唯一一家凈利潤超過15億元的基金公司。此外,工銀瑞信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8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逾14%。目前凈利潤排名第2位,與易方達基金的盈利差距縮小為3.33億元。2023年中報凈利潤排名第3位的是廣發基金,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3.36億元,實現凈利潤12.1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0.26%、21.28%。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廣發基金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167.69億元和101.3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凈利潤前十公募中,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僅3家公募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幅。其中,凈利潤增幅最大的是廣發基金,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幅達21.28%,凈利潤排名也從2022年中報的第6名升至第3名;廣發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增幅也超過一成,達10.26%。此外,凈利潤前十的公募中,有七家公募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其中,凈利潤降幅最大的是匯添富基金,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降幅達20.98%。而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與興證全球基金更是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降”。頭部公司中,凈利潤同比下滑的還有博時基金和天弘基金,兩家公募目前均已跌出凈利潤排行榜前十,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7.55億元和7.54億元,分列第12名和第11名;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13.48%和4.18%。君正集團在半年報表示,天弘基金上半年公募產品管理規模較2022年底增長95億元,其中非貨規模增長超200億元,主要由固收類和權益指數的規模增長貢獻。4家公募上半年虧損整體來看,目前已披露業績的62家公募基金中,有4家公司上半年出現虧損。分別是富安達基金、紅塔紅土基金、江信基金與九泰基金。其中,盡管富安達基金與江信基金上半年凈利潤仍為負值,分別為-890.91萬元、-2229.97萬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虧損有所減少;紅塔紅土基金在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正值,到了今年上半年則由盈轉虧;九泰基金的凈利潤則由去年同期的-1748.89萬元進一步擴大虧損至-3103.97萬元。此外,凈利潤同比降幅超過30%的有6家公募基金,分別是中海基金、中金基金、東吳基金、申萬菱信基金、民生加銀基金與興銀基金。其中,中海基金上半年凈利潤為151.11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0.14%。值得注意的是,紅塔紅土基金與九泰基金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433.44萬元、-3103.97,與去年同期相比均為虧損值擴大的狀態。不過,也有部分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在上半年扭虧為盈,營收情況的改善令國金基金、東興基金、華富基金、長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創金合信基金、興業基金、東方基金、永贏基金、浙商基金、西部利得基金、中加基金、中銀基金、建信基金在上半年實現盈利。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國金基金營業收入1.32億元 , 同比增加93.11%;實現凈利潤929.57萬元,扭虧為盈,是此次披露業績的62家公募基金中增幅最大的公司;華富基金則以116.60%的凈利潤增幅比例緊隨其后。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司的凈利潤實現減虧,瑞達基金、東海基金、南華基金、富安達基金與江信基金這5家公募的虧損相對去年同期均有所減少,其中瑞達基金、東海基金、南華基金這3家公募實現扭虧為盈。業內人士指出,“拉長至全年來看,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將對公募基金公司2023年全年營收、利潤水平造成一定沖擊,對以主動權益業務為主的基金公司產生的影響將更為明顯。不過,此次費率改革是公募基金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有望推動吸引更多增量資金進入公募市場,促進行業良性、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