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廣東省基礎教育小學、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研基地(深圳)赴潮州開展聯合教研活動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5-17
閱讀 :239
4月27日至29日,廣東省基礎教育小學、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研基地(深圳)核心組成員和基地校成員一行六人赴潮州市和潮州市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聯合開展教研活動。本次活動在潮州市韓山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舉行,包括現場教學和經驗分享兩個部分。潮州市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的領導和教研員,潮州市各縣(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和教師代表,市直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代表,以及廣東省基礎教育小學語文、初中地理學科教研基地學校教師代表等參與了活動。28日上午的現場教學,由廣東省基礎教育小學、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研基地(深圳)核心組成員耿晨和余麗兩位老師分別執教。深圳市龍崗區清林徑實驗小學耿晨老師展示一堂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課,主題為《一顆小番茄,一個小宇宙》。她以繪本《黃色小番茄》為切入點,以“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為核心概念,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感悟世界是一個有機的、相互聯系的整體,從而啟發學生要常懷感恩之心,珍愛世間萬物。耿老師展示的課例強化了學科間的相互關聯,增強了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為如何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版)》中關于“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要求提供了借鑒。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華僑城高級中學余麗老師展示的則是主題為《瘋狂的機械立體卡——四連桿文創》的項目式學習課例。課例以“府樓猴”文創真實情境導入,引導各小組學生經歷了明確任務,學習和運用杠桿原理、設計方案、繪制設計圖、實踐制作、展示成果、修改完善、迭代升級的完整項目式學習過程,有機整合了物理、工程技術、語言表達等跨領域知識與技能。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吳江老師以《深圳綜合實踐活動的發展與思路》為題,總結了深圳市綜合實踐活動多年來的探索經驗,就新課程方案背景下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方法、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闡述,結合深圳創生的典范案例,通過比較,闡述了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的基本特征、關鍵要素和實施建議。此外,吳江老師還將《在探究中成長——深圳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案例匯編》一書贈送給了潮州同仁。28日下午,兩地專家分享,經驗交流,智慧碰撞,精彩紛呈。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于洋老師進行了《以核心素養為指引的跨學科教學實踐探索》為主題的講座。于洋老師從新課程方案的精神理念切入,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地位,并結合深圳經驗,分享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實施策略。深圳市坪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鐘煥斌以《坪山區無圍墻學校的理念與實踐》為主題,從建設一批基地、聘請一批導師、建設一批課程、搭建一個平臺四個方面,分享了坪山區綜合實踐活動“無圍墻學校”建設的創新做法。深圳市光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帥飛飛老師以《勞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統籌實施》為題,分享了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實施的背景與理念、目標與意義、路徑與模式、探索與成果。潮州市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許少蘭老師以小學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例,闡述了語文跨學科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在培養目標、活動方式、組織策略等方面的區別,強調了“語文跨學科學習必須立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張。潮州市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高中教研室主任莊楚金分享了省級學科教研基地的建設經驗。莊主任的分享立足地理學科,旁征博引,通過生動的案例,探討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必要性。潮州市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肖玩君是廣東省基礎教育小學語文學科基地(潮州)主持人。肖主任分享了小學語文“學-教-評”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理念與實踐經驗。本次活動兩地聯合,主題聚焦,課堂教學與經驗分享兼顧,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并重,內容充實,形式多樣,讓參會人員進一步轉變了理念,開闊了視野,煥發了熱情。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