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猶記得高中寫過一篇光與影的應(yīng)試作文,題材是關(guān)于媒體曝光隱私,其實現(xiàn)在想來自己明明沒有深度的思考就應(yīng)試地套了現(xiàn)在連想都想不起的議論文寫作公式,竟還意外地被當做范文。
對于“光明與黑暗”,米蘭昆德拉簡直描述細致的令人生畏。
小時候,夜晚睡覺時是絕對不允許父母關(guān)燈的,于是閉上眼之前是亮的,醒后睜眼又是亮的,所以每次對父母說完“不能在我睡前關(guān)燈”后,心里總是美美的想,我一直都活在明亮中,沒有陰影和黑暗。
我以為向往光明將是我一直一直追求的,就像飛蛾撲火一般千年也沒有改變,當然于我自然沒有那般壯烈的結(jié)局。恐懼是唯一拒絕黑暗的理由,然而恐懼的原因卻又是未知的,或許是因為自己臆想的神靈,或許是因為自己心里又某些黑暗力量的存在,但是這么說多少顯得無知與空洞。光明因為透明了一切而顯得正義無比,但是黑暗卻因為是無形而深遠,哪怕黑暗中實際是蘊藏著比光明所披露的透明世界感更加美好的東西。
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已情不自禁地喜歡往黑暗的窟窿里鉆,總在失落或者失意后不自覺的否定自己,否定生活,否定人生,否定一切,不知是真的還是扮酷跟風的說那是因為自己迷惘。然而當你真的度過這樣一段時日之后,骨子里竟然真的帶著這些許的消極感,然后就會經(jīng)常后悔,想著應(yīng)該一直懼怕黑暗才好,牛角尖的認為那段黑暗的光陰帶給自己太多負面影響。
周末的時候同寢的本地室友的媽媽打電話來寢室,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說是因為和爸爸吵嘴而離家出走了。在那種帶著些許憤怒離開家的感受其實是很有成就感的,特別是在晚上,一個人憤憤的走夜路,沒有目的地向前快走,自豪的認為只要有影子陪伴自己就夠了,大概甚至會走的器宇軒昂吧。
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個晚上,我很個性的在夜晚上著要出去哭一會兒,在江邊的公園向最黑的那條路奔跑。電影里有太多關(guān)于奔跑的鏡頭,大多是因為逃離什么或是去擁有什么,你以為那時的我是逃離打擊?錯,我自豪的在奔跑時對自己說,我要去走那條從未走過的黑暗的路,要讓未知包圍我,就像無論現(xiàn)實是打擊也好褒獎也好,仍然想要擁有未知的未來,無論同樣是打擊也好,亦或是閃亮的。
我的確,不再懼怕黑暗了,許是因為驅(qū)趕不走心中某種黑暗的特質(zhì)的原因。
米蘭昆德拉在寫“光明與黑暗”時,用性作為切入點,無論男主角多么崇尚光明而且摒棄可笑的關(guān)燈做愛而選擇在光中相互欣賞,在最極致的一刻還是選擇了閉眼,選擇了在黑暗中感受徹底的、絕對的、沒有形象也沒有幻影的無窮無盡和無邊無際。
沒錯,閉眼時感受的無線絕對是極致的,我自然指的不是sex。有人在無限的黑暗中將自己無限放大,像是要吞噬周圍一切地以為自己有多偉大、雄壯;有人在無限的黑暗中將自己無限縮小,像是把自己比喻成人群中那頭卑微的螞蟻。昆德拉說“人在內(nèi)在的黑暗中變得越大,他的外在形象就越小”,是想說小人物在內(nèi)心往往會有巨大的野心還是什么,總之不是太褒義吧。
哦,閉眼就是黑暗,還是無限的黑暗,所以,其實我從很小就開始習慣黑暗了吧!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