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軟件CEO劉少華:明年將加大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加快產品創新探索和研究
分類: 最新資訊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1-03
閱讀 :414
文/閆妍“好技術永遠是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基本面。”博思軟件CEO劉少華表示。博思軟件深耕財政信息化行業20余年,特別是在數字票證、智慧財政財務、數字采購等領域,全國有超過70%的行政事業單位選擇博思提供技術服務。在數字采購領域,通過為政府、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高校、金融機構等提供智能采購平臺建設、SaaS應用及運營服務,構建了國內最大的數字化采購生態。2016年,博思軟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劉少華認為,數字化需要在站在比信息化更高的層次上規劃,要從規范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上去考慮,需要有對業務更深入、更具穿透式的理解,以及對行業足夠深厚的認知和積累。數字化轉型也不再是原來的流程重現,而是流程的打破與再造。“數據平臺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數據中的內涵一直處于不斷豐富的過程,需要不斷從內向外去延展,通過采用‘數據+算法+AI’的方式,構建數字要素核心管理能力,所以,大數據的建設不能當成一次性的項目來建設,而是要每年甚至每個月持續地更新,這樣產生的數據才會越來越有價值,促進數據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劉少華表示。“技術一定會朝著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去發展。博思軟件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技術設計與研發均已實現自主化、國產化。未來,我們將對核心產品做進一步的深化應用和拓展,加快產品創新探索和研究。”劉少華透露,明年將加大對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力度。一、聚焦在擅長并有核心競爭力的地方科技:博思軟件公司主營業務有哪些?目前市場占有率如何?劉少華:公司現從政府資金管理信息化業務向數字采購、數字城市及鄉村等業務拓展,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一是數字票證,二是智慧財政財務,三是數字采購,四是數字鄉村和智慧城市。其中,智慧財政財務板塊下有幾個子板塊,一是財政的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二是各個部委、辦、廳、局的財務、內控及績效管理系統等。在數字票證及智慧財政財務板塊,博思是市場的龍頭企業。其中,在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方面,公司作為財政部預算管理一體化標準委員會委員,在陜西首創全面云化、微服務化、國產化和集中式的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成為全國的標桿案例。公司已深度承建財政部及11個省市一體化核心系統,共計參與19個省級的一體化相關系統建設,推進建立了“財政信息集約化、管理規范化、資金監管精準化、輔助決策科學化”的管理新格局。科技:To G模式之下,博思軟件的核心壁壘在哪里?劉少華:博思深耕的政府資金管理系統作為政府的基礎設施,是政府整個管理系統內難度最大、復雜度最高的系統,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對企業的業務積累要求較高。深耕政府信息化領域二十余年,博思持續耕耘和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對整個行業有著較為深入的理解。目前,公司產品已觸達中央各部委、全國各省、市、縣用戶,接觸到的需求面更廣泛、更全面。同時,公司培養出了一批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核心人才,他們能把這些需求高效地歸納提煉,促使公司持續在行業內做深度創新,這不僅提升了公司對用戶需求的響應速度,而且讓公司能夠引導行業向前發展,推動行業信息化變革。科技: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與傳媒、金融、醫療、教育、娛樂、游戲等眾多各細分行業融合,并已產生越來越明確的發展路徑,除了“AI+數字采購”“AI+智慧財政”兩大領域實踐,博思還有沒有感興趣的方向?未來的增長引擎在哪里?劉少華:首先,To G市場非常廣闊,盡管參與廠商眾多,但整個市場需求還遠遠沒有到窮盡的狀態,整個市場仍處于螺旋式上升發展的階段,未來精細化管理的需求會增多,對資金管理的要求會提升。而隨著需求的變化和增加,整個市場也會隨之逐步擴大。目前,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全面改革、深化提升的關鍵時期。未來,公司將積極發揮數據要素企業作用,幫助客戶規劃對數據的應用、完善、梳理和加工等,圍繞數據要素的共享、歸集、流通、應用等各個環節,構建并完善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當前的數據要素挖掘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有足夠廣闊的增長潛力,可以說未來的發展道路還非常長久。科技:目前,軟件市場已經非常卷了,尤其政企這部分,華為、阿里、騰訊等都在試圖獲取更大份額。要如何面對越發激烈的競爭環境?劉少華:每個階段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都有被淘汰的可能,但如果跟上了,也會有淘汰別人的機會。行業競爭永遠存在,“卷”未必不是好事。博思在這個行業已經20多年,十年前、幾年前、以及現在,競爭的形態一直都在變化。以前,大家是做信息化的廠商,現在大家越來越聚焦在擅長且有核心競爭力的地方。所以,一家企業能不能在競爭中生存,取決于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這是關鍵。阿里也好,騰訊也好,他們做的政府信息化業務,其實與博思的方向不同。他們做的是通用平臺,是云架構解決方案,而博思做的是垂直領域,雙方的關系更恰當地來說是一個配合和互補的關系。二、加強教育、醫療等行業領域的深化布局科技:一方面是看中這片市場的企業變多,另一面則是政府側過去幾年的反應還是比較慢的。怎么看待目前整體的接受度問題?對于數字化、國產替代以及AI帶來的一系列創新新技術,他們的態度是怎樣的?劉少華:政府對于互聯網新技術帶來的沖擊和變化,相對來說反應是比較慢的,這是從應用側決定的,與純市場并不完全一樣。全世界的政府都是這樣,對于先進技術的接受速度相對較慢。比如,目前國外支撐政府信息化的仍然是ERP、SAP的架構,幾十年來幾乎沒有做大的變化,相對更傾向于穩定,而不是追隨著市場變化,這是政府的特性所決定的。截至2023年7月,博思軟件及下屬子公司產品已與包括處理器、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在內的近20家主流信創廠商完成適配,共獲得近150余項產品兼容互認證書,加入同心生態聯盟、光合組織、金蘭組織,以及東方通生態聯盟等多個信創聯盟。隨著我國自主可控信創產業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博思軟件將與眾信創廠商開展多維合作,圍繞行業應用場景和技術應用場景打造高質量聯合方案,挖掘信創產業下的新機遇。科技:我們了解到博思將進一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攻克采購性價比提升難題,探索如“智能預算專家”“智能采購官”“智能采購方案”“智能供需撮合”等創新應用,為政府、企業在采購活動中節約巨額成本。目前這些創新應用的開發進展如何?劉少華:目前已經啟動開發了,目前還在迭代的過程中。比如,智能采購官可針對采購部門提供采購市場調研,采購需求咨詢,輔助采購評審,并為采購監管機構提供數據線索。在極大提高采購人采購效率和性價比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采購市場的公平競爭性。博思旗下的“小博”采購機器人,使用了AI打造商品治理小模型,為企業采購價格管理深度賦能,實現“事前商品上架審核、事中商品站內比價和站外價格監測、事后價格數據分析”三大采購核心業務。目前,“小博”采購機器人已服務了20多家大型央國企、金融機構,如中國船舶、中國三峽、中國國際航空、中國銀聯、招商銀行、中國信保、太平洋保險等。在對相關采購等需求進行落地的過程中,博思積累了大量的公開可供使用的優質數據,而將這些優質數據與大模型進行結合,相信可以訓練出非常有價值的垂直落地應用。科技:政企服務方向其實接觸到了很多非常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大模型仍然存在幻覺問題,可是這個行業的容錯率是極低的,也意味著大模型的訓練難度將會更大,博思要如何讓處理這個問題?劉少華:目前,對采購方向的大模型訓練難度確實較大,因為采購類別有上百萬種,且數據龐雜。想象一下,要在上百萬種商品中,將每類商品的高精準度需求提煉出來,確實難度非常大,這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細化、提升準確率的過程。科技:在你看來,未來具備什么樣能力的企業,才能真正做好大模型+政企服務這樣的服務場景?劉少華:需要對這個行業有極為深入的了解,以及對數據的強應用能力和把控能力。政企服務行業需要有這樣的認知,同時能夠在場景應用中不斷積累完整的優質數據,這樣在以后的AI競爭中,才會有價值和競爭力。科技:博思一直在技術設計與研發等方向強調自主化、國產化,目前進展是怎樣的?劉少華:博思已經在信創領域適配了國內幾乎所有類型的國產基礎支撐軟件,包括中間件和數據庫。不可否認的是,做這件事存在著難點,因為國產服務器、中間件、數據庫等,在性能上還有可提升的空間,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一起密切配合,去不斷克服困難,提升產品的成熟度。這對于博思自身的軟件適配要求也更高,相應的投入也會更大,但這并不是不可克服的。我認為目前國內產品的成熟度在不斷提升,因為博思在上海建設的財政核心業務——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就是全信創環境下建設完成的。現在整個使用效率超出預期,完全能達到相關的需求標準。國產替代化未來肯定是大勢所趨,并且對未來有著巨大的意義。科技:據了解,博思目前在加強教育、醫療等方向的深化布局,背后的邏輯是怎樣的?劉少華:因為教育和醫療行業比較特殊,一方面屬于“財政撥款”的單位,我們在做的政府資金管理系統,可以對這兩大市場做延伸;另一方面,這兩個市場的體量也非常巨大,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就有10000多家,高校有3000多所、中小學超20萬所,所以這兩個市場是我們未來會著力耕耘的方向。目前,博思為全國75%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提供醫療電子票據改革信息化落地解決方案,并在部分省份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醫療機構、財政、醫保、商保之間電子票據信息的實時同步。在公共服務方面,C端服務涉及票證服務、聚合支付、報銷應用、商保理賠、公益救助、醫保零星報銷等領域,開通服務單位數3萬余家,個人注冊用戶超1億,每日新增用戶數10余萬,累計交易100億筆。期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擴展更多業務方向。針對教育行業中的普教、中高職、高校領域不同的業務管理需求、便捷線上繳費及票據需求,結合教育部雙減改革、校園安全要求,博思重點為普教和中高職領域提供了智付校園解決方案,將課后延時服務、選排課管理、家校互育管理、招生迎新管理、智慧食堂、校園安全等服務納入其中,實現教育行業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目前已服務全國超過10000家學校。科技:能透露下明年博思軟件的重點發展方向嗎?劉少華:明年博思將繼續聚焦數字票證、智慧財政財務、數字采購三大領域,積極布局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業務。在數字票證領域,博思將借助數電票、電子憑證政策東風,基于公司現有各業務領域的領先地位及競爭優勢,將業務拓展至數電票及電子憑證領域的開、收、用、控環節,并實現市場份額的轉化,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其中,在智慧財政財務領域,博思將以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為核心,由預算1.0向2.0、二期新增模塊、大數據領域發展,并向市場空間更廣闊的預算單位擴展。財政數據運行監測方面,博思將以預算管理一體化數據為基礎,為財政決策妥善處置風險隱患提供數據支撐。此外,基于一體化業務改革、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博思積極拓展預算單位業務,包括智慧財務內控、預算績效、資產及項目管理等成熟產品,構建新一代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單位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政府建設。在數字采購領域,深化政府采購數字化業務市場布局,博思將提升在高校、醫療、企業等方面的市場占有率,拓展各類業務主體運營服務。同時,隨著數字化改革不斷深入,博思還將在數據要素、人工智能等方面不斷挖掘,不斷拓展業務的深度和廣度,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