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一提傳統,就只道民族本位;一說創新,便只說東洋西洋。殊不知,衡中西以相融、巧取古今為之用、縱橫文理以求同才是真正的創新。
仰望歷史的天空,有無數明星熠熠生輝:隨著一聲巨響,一片片黑煙從一個簡陋的實驗室里冒出。一位青年抱著他的弟弟從實驗室里沖了出來,這位年輕人衣著破舊不堪,眼中飽含熱淚,透過他堅定的目光,我們可以洞察他偉大的靈魂,然而他的弟弟已被炸的血肉模糊。這位青年就是偉大的化學家諾貝爾,實驗一次次的失敗沒有挫敗他的銳氣,反而砥礪了他的意志,最終他得償所愿,發明了安全炸藥。諾貝爾的發明無疑是偉大的創新,他為人類工業的安全化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然而追根溯源,炸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通過阿拉伯商隊傳入歐洲的。如果沒有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歐洲人不知到何年何月才會發明炸藥?如果沒有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又何來諾貝爾的歷史創新?
追溯歷史長河的激流,有一片浪花翻騰不息:“行星之所以能夠圍繞太陽旋轉,是因為宇宙中充滿了以太”、“不對,任意兩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距離大小的平方成反比。”當時世界上頂尖的物理學家在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教室里進行激烈的討論。“道法自然,內藏玄冥。天降牛頓,萬物生明。”歷史注定,這些問題只有牛頓才能解決。在“改變世界的十八個”里,牛頓用他天才的大腦發現了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確立了經典力學的宏偉大廈。牛頓更為后人樹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世人把艾薩克•牛頓爵士當做神一樣來頂禮膜拜時,牛頓卻謙遜地說:“我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在知識的海邊撿著五彩的貝殼”、“我看的比別人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頓在物理學上的創新是建立在伽利略、哥白尼和開普勒等前輩科學家的理論基礎上的。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在諸多科學家的推動下,物理學進入了20世紀。可是當時,有很多問題擺在物理學家面前,“微觀粒子的高速運動符合經典力學規律嗎”、“時間和空間是獨立的還是有聯系的?”沒有人會想到,這些問題會被一個高考落榜生、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一個猶太人的后裔解決。這個人就是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雖然再一次地實現了物理學的創新,但是他并沒有完全拋棄經典力學。他指出,宏觀物體的低速運動符合經典力學規律,微觀粒子的高速運動符合相對論規律,經典力學是相對論在特殊情況下的表現形式。
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十九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的辯論室里座無虛席,一位衣著嚴肅的青年人手中拿著一本厚厚的書,目光深邃,義正言辭地對牛津大主教說道:“我寧可認一只弱小的猴子做祖先,也決不向無知和愚昧低頭。”這聲音鏗鏘有力、蕩氣回腸,牛津大主教連退數步,啞口無言。這位青年名叫赫胥黎,手中的書的名字叫做《物種起源》。這時在觀眾席上一位名叫達爾文的老人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場辯論就是人類自然科學史上著名的“牛津大論戰”。遠去了“貝格爾”號的帆影,無涯是進化論的航程,達爾文撥開億萬年的迷霧,尋覓著生命史的真容。在加拉帕格斯群島,在南美洲都留下了達爾文辛勤的腳步。在達溫莊園,達爾文將他多年來采集的標本和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最終他建立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物種進化論。進化論的創立不僅是自然科學史上創新,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創舉。偉大革命導師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將物種進化論列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科學發現之一。然而,達爾文并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地提出生物進化論的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為博采眾長,達爾文曾經深入研究過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