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初識黃泥洞(散文)
蔣東新
因為有同學在黃泥洞林場工作的緣故,因此,受同學之邀,我便不請自到來到了黃泥洞林場。
黃泥洞林場位于湖南省東安縣北部,森林資源非常廣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該林場建設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它的整個風光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美、險、奇。
深秋時節,金秋送暖、瓜果飄香。我們20幾個同學“臭味”相同、興致盎然,一同游覽并觀賞了黃泥洞及周邊的景致,感覺非常的爽、非常的美好。
此前,我想象黃泥洞既然稱洞,那她可能會是一個天然的溶洞,沒有得到任何開發和利用,甚至沒有一丁點兒裝飾,洞內應該是道路崎嶇、黃泥沾鞋,原始落后、尚未開發。去后才知,名為洞,實為山。這令人想起我們永州的一句俗話:黃泥井無井,黃泥洞無洞。看來,這沿用下來的名稱就有些將錯就錯的意味了?
然而,地球是神奇的。劇烈的地殼運動可以把山川蕩為平地,把海洋隆為高山,就連原本是整塊的陸地也可以分割成地球七大版塊,著名的如青藏高原原本應該是海,但是地殼運動,幾千萬年的時光,確使這片地域成為世人皆知的“世界屋脊”。小小的、名不見經傳的黃泥洞在經過很多年很多年的變遷之后而形成了現在的地貌景觀,這個“小不點”的地方與我的想象又有哪些不同呢?
說起東安黃泥洞林場,在百度上搜索,就會發現:東安黃泥洞國有林場其東與新圩江、蘆洪市、鹿馬橋三鎮相連,南與川巖鄉接壤,西與新寧縣交界,北與邵陽縣毗鄰。由場部、南鎮、天堂三部分組成。黃泥洞林場始建于1954年,轄四個國營工區和六個集體工區,即南鎮、天堂、青山坳、龍井四個國營工區,蘇家嶺、線江沖、皂水凼、黃泥洞、大寬、肖家嶺等六個集體工區。該林場境內森林茂盛,樹種資源豐富,有植物128科376居1459種,居國家Ⅰ級保護的植物有2種,即銀杏、伯樂樹;國家Ⅱ級保護的植物有12種,即樟樹、篦子三尖杉、厚樸、華南石針松、楨楠、喜樹(又名旱黃木)、花櫚木(又名花梨木)、杜仲、鵝掌揪、傘花木、連香樹、半楓荷等。野生動物豐富,境內現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93種,隸居4綱19目38科。居國家I級保護動物有1種,即白頸長尾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14種,即穿山甲、小靈貓、斑靈貍、金貓、林麝、河鹿、水鹿、斑羚、雀鷹、松雀鷹、縱紋腹小、雕、紅角、虎紋蛙等。該林場海拔約在800米以上,因山體幾處成切割狀,無樹木草被覆蓋,垂直而下的狀態,形成了落差很大的瀑布。四五月的洪水期,降水量大,這些瀑布便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此次前來,正是深秋枯水期,我們所看到的瀑布水勢很弱,有的甚至呈斷流態,有的僅是小股水流或水花,輕輕拍打著山壁。站在山腳的河灘上,仰望高高的山頂,不禁讓人聯想,曾經旺盛的瀑布飛落在山底濺起那好看的水花是如何壯觀、如何動人。人們在水邊嬉戲、游玩、拍照,與美麗大自然融為一體、連成一片……
觀賞完瀑布,我們決定爬山。據黃泥洞林場場長蔣松華介紹,黃泥洞共分三層,山雖不高,可沒有路。山中間有一條蜿蜒崎嶇的所謂的路,全是泥土和山石,或松或滑,窄小曲折,最窄處僅容一腳支撐,兩邊懸崖,看一眼都令人膽寒。人們說“自古華山一條道”來形容華山的險要,可華山畢竟有路,有景區建設的階梯路,只要你膽大體力好,走完蓮花狀的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都不困難。但是黃泥洞,偉岸崎嶇卻沒有一條像樣的路,這增加了我們爬山的難度。
攀爬約20分鐘,可見一比較平坦的空地——這是第一層;接著我們向第二層進發,山形愈加陡峭,兩岸懸崖峭壁,同學們互幫互助,小心翼翼地爬到了第二層;之后,大部分同學都不敢探險第三層,只有小部分勇敢的同伴繼續走完第三層。原來,山那邊有一個村莊叫馬村,很久以前,村民就是靠馬拖運物品翻過這座山與外界交流……難以想象,那縱橫馳騁的烈馬怎么可以通過這陡峭無路的上下山路?難道它們也和人類一樣,也有人類攀爬一樣的技巧,可以小心翼翼地行走?人們就是這樣憑借自己的智慧、勇敢而生存著、延續著……
走著、想著、環顧著,卻見同學們輕輕攀下懸崖,相互牽拉著行走在溜滑陡峭的巖石上,去觀游那神奇的村莊、迷人的瀑布、高聳的山峰……我未敢跟著他們前行,在路邊站穩停留很久,仰望藍天,俯視瀑布,忽見兩條白色的云帶筆直地向天空深處延伸,與山頂樹木相映成景,這又是另一番情趣。
美妙奇特的景物就在身邊,就在你不遠的視線里。黃泥洞,一個美妙神奇的所在,一個動植物珍稀的山林,卻養在深閨無人識。但愿,我之后,更多的人來走近她、發現她、挖掘她,使這顆璀璨的明珠早日煥發出異樣的光彩,呈現在世人面前……
下一篇:蘭塘張張氏系江西德興南宋名相張燾后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