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鄉(xiāng)溶洞探秘
分類: 名家散文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07-03
閱讀 :1048
九鄉(xiāng)溶洞探秘
羅松生
在人們的印象中,凡是能給人美感的種種造型,都是藝術(shù)家用靈感創(chuàng)作出來的,可我說的不是這些,而是大自然用無形之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但又不是奇峰險嶂,也不是跌水懸流,而是那深藏于溶洞之中琳瑯滿目的珍品,它們在大山之中被時間封存得很久很久了,已經(jīng)有六千萬年,那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是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修改,才最后定型。如此稀世珍寶,實屬來之不易,何止價值連城,當然也就不能公開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為了安全起見,自然之神便將它深藏于石洞之內(nèi),秘不示人,不要說風雨侵襲不到,就連歲月都被擋在了外面。我現(xiàn)在要去的就是這個地方,要看的就是這鎮(zhèn)山之寶,因為現(xiàn)在已經(jīng)公開了,它的位置距離昆明只有六十公里,被列為國家地質(zhì)公園,名叫“九鄉(xiāng)溶洞”。
也許有人會不以為然,說我太夸張了一點,不就是地下溶洞嗎?那是喀斯特地貌所造成的,怎么就成了價值連城的寶貝呢?好吧,百聞不如一見,現(xiàn)在請各位先不要下結(jié)論,只要沿著我這一行行文字,邊看邊賞,邊賞邊議,待看完了之后,再來作個最終評定。
我這次是游了蒼山洱海之后,在返程時,臨時決定去的一個景點。在中巴上,我們經(jīng)過了一個個鄉(xiāng)鎮(zhèn),一座座山村,山一程,水一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一落車,就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天然巨石,上面雕刻著“九鄉(xiāng)國家地質(zhì)公園”幾個醒目的大字,巍然屹立在廣場中央,這是個山中廣場,周圍群山環(huán)抱,林木茂密,再遠處就是懸崖峭壁,一看便知是個藏龍臥虎之地。這時,先到的游客們,正一撥接著一撥,向溶洞入口處走去,熙熙攘攘,往來不斷。我們也在領(lǐng)隊的安排下,到了纜車房,排好隊,兩個兩個并肩坐穩(wěn),然后便朝空中索道滑去,經(jīng)過了一道翠綠的山谷,才到達溶洞的頂端。此后又是坐電梯,一直下降,透過玻璃門窗,身邊就是千丈懸崖,還可看到從石縫中長出的孤松和峭壁上的鳥巢,下面便是幽幽深淵,并傳來隆隆的水響,很快到了洞底,走出電梯,來到地下河旁,前頭便是一條崎嶇小道,是從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也叫鳥道,現(xiàn)在就要從這條鳥道上走過去,幸好有護欄,腳下的河水正奔騰咆哮著,猶如一條剛剛掙脫鎖鏈的蛟龍,很多人都不敢朝下看,看了會頭暈腿顫,覺得山崖也會轉(zhuǎn),其實我的心也七上八下,只好咬緊牙關(guān),還好總算是定住了,并且拍了許多難得的照片。不一會就見到一個洞口,穿過石洞,便是一線天,再往前走,一條羊腸小道正蜿蜒而去,難道前面還會有村舍炊煙?此時,一種其妙無比的幻境正深深地誘惑著我,那便是我向往已久的桃花源。
在如此深邃的峽谷中穿行,腳下是地河,頭上是一線天,置身于這一環(huán)境之中,心理上會受到一些刺激,感觀上會一時難以適應,應屬正常現(xiàn)象,不多一會兒就會過去的,可有些人就是控制不住,在峽谷之中驚叫連連,把這本來就是危機四伏的天險,渲染得更加恐怖陰森。事實上,這里的安全設(shè)施還是比較完善的,我們并沒有走到另一個世界,充其量不過是有驚無險而已。
不一會,我們就來到地河的源頭了,若是在芳菲將盡的春季來,從洞內(nèi)流出的定是清波緩緩,還會浮出一朵朵飄逝的桃花,看著那落花流水,就會點燃起火把溯流而入。可現(xiàn)在是夏季,雨水頻繁,濁流滾滾,急浪若奔,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我只好攀援于半壁之上,側(cè)身而入,幸而我們有手機電筒,借著小束光亮,還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于是便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特別是行至坡陡路險之處,還要大家一起手拉手,魚貫而入。我們不是探險家,也不是陶淵明、徐霞客,只是普通的旅游者,但都看過他們的散文游記,對文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和人間仙境,不但深信不疑,而且還想親自做一回武陵人,也來寫篇《桃花源續(xù)記》,今日不辭辛勞,遠道而來,目的就是為了滿足這一多年夙愿。
我們不斷往石洞中走去,突然看見一座天然石橋,過了此橋,頓時眼前一亮,與剛才的景象絕然不同,這是一個寬闊的圓廳,最讓我驚訝不已的是,里面還長有許多石菇和石筍,有的從地下冒出,有的從廳頂?shù)箲遥^大尾尖,參差不一,乍看,與平時見到的筍尖菇蕾極為相似,所不同的它們是石頭變成的,竹筍蘑菇最久長不到一個季節(jié),甚至還不到十天就完全變了樣或徹底消失,可這石筍石菇,最少也有幾千萬年,而且還繼續(xù)在長,不過,它們的生長速度我是感覺不到的,唯一能看到的是那尖尖的尾端,正孕育出一顆一顆水珠,不停地往下滴,從沒間斷過。我想,可能就是這些水珠持續(xù)不斷地拉呀扯呀,經(jīng)過千年萬載,終于把石頭拉扯得又尖又長了。環(huán)顧一下整個石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就是大型客廳,里面還有接待室,再朝廳頂上看,那石菇石筍,不正象一架架豪華吊燈嗎?這一想象絕不會是我本人才有的,相信每個人都會同我一樣。據(jù)專家考證,在五、六千年前,這里的確曾經(jīng)是原始人的聚居地,因為還有化石可以作證。由此可以測算出,這樣規(guī)模的一個大石廳,起碼可容納上千個原始人,他們白天出去狩獵,晚上便扛著野獸及山雞回來,無論男女老少,人人有份,個個有食,他們不但在石廳中休息睡覺,生兒育女,還在這里實現(xiàn)了原始共產(chǎn)主義。
離開石廳后,我又來到一處向陽坡地,雖然不見桃林,也沒有芳草鮮美,但這里有溪流蜿曲,潺潺水聲,有橫斜阡陌,參差石林,這里的藍田可種玉,這里的金山正堆銀,盡管不曾遇到黃發(fā)垂髫者,也沒有誰設(shè)酒殺雞作食來邀我們,但這里的景致確實比美酒還要醉人,我們邊走邊觀賞,還看到了許多牛、馬、獅、象,全是石頭變成的,初看可能不太像,但越看越逼真,因為它們是純天然的。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來到了出口處,抬頭一望,又見到了藍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一種恍若隔世之感,便悠然而生,雖然進入洞內(nèi)還不到半天,仿佛已過了半個世紀。
這次來九鄉(xiāng)溶洞探秘,無論看到的是天生石橋、遠古植物、飛禽走獸等奇珍異品,它們都是不朽的,不是哪個藝術(shù)家能夠創(chuàng)作出來的,除非大自然這個大手筆。如今,我總算滿足了,就連這幾千萬年前的稀世珍寶,都看了個夠,實在是我的眼福不淺,要不然,即使游遍了天下名山,也依然還會留下遺憾,我說的對嗎?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