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老李的兒媳婦因為想撈錢,所以決定幫老李舉行葬禮,結果虧本了,就上演了一出鬧劇。
老李的葬禮
老李以前是我們村的書記,有李生和李貴兩個兒子。大兒子李生是前妻所生,性格懦弱,娶了一個風流標致的媳婦趙香。二兒子是后妻所生,天性敦厚老實,和他娘一樣,尚未娶妻。
老李做書記的時候,雖說分了家,趙香時常往家里來,大包小包的提,爹呀娘呀的叫,哄的老李一家團團轉,連外人都說這兒媳婦孝順。后來老李從村支書的位子上卸任了,趙香便來的少了。如今老李一病不起,趙香索性不來了。
老李得的是半身不遂,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話也說不清楚,病了一年多了,各處求醫,家里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總不見好轉。
這幾日,老李的病像是重了。今天李貴背他出來曬太陽,可巧了,趙香從門前過。老李只當是大兒媳婦看他來了,兩眼盯著趙香的身影,嘴里也不知道烏拉烏拉的說些什么,好像很開心,病也像好了大半。可是趙香徑直走了,看都沒看老李一眼。原來人家不是來看老李的,是去城里女兒家串門的。老李的眼里頓時失去了先前的光彩,傷心失望的暈過去了。
過了兩天,老李死了。趙香聞訊趕回來,也沒讓兒女回來參加爺爺的葬禮,只是張羅著要操辦老李的喪事。她可真是一個精細女人,小到生火的木炭,大到入殮的棺木,樣樣精細的計算著。特別是外來的禮金,更是數的清晰。儼然一位管家娘子,只是欠了悲傷。
老李下葬了,趙香也不去墳上,繼續在家里算賬。柴米油鹽等一切開支共18000多元,可是外來禮金只有14000多,再加上村上撥給老李的喪葬費2000也才16000多,趙香可從不做虧本的買賣,可是這接下的活計要怎么退回去呢?
轉眼到了老李頭七,按理兒子兒媳都要來上墳的。可是趙香死活不讓李生出門,她自己也沒帶紙錢卻扛了把鋤頭就去了墳上。到了墳上也不行禮,卻沖著李貴潑婦一般嚷了起來:“李貴,你爹死了該是你安葬,李生他娘在他小時候就死了,你和你娘在李家享了這幾十年的福,論理也該你們管。”李貴一時被嫂子嚇到了,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是傻愣愣的站在哪里。
趙香見小叔子不搭腔,舉起鋤頭就往墳上挖:“你們都欺負我是吧?那大家都別想安生,爹他老人家也別想,你們要是不管我就把他挖出來。爹呀,你可別怪媳婦狠心啊,是李貴他不管你,你到了九泉之下不瞑目的話就只管找他去吧。”李貴見嫂子鬧得不可開交了,只好搭腔:“嫂子,爹的葬禮我來管就是了。”
李貴答應接手,這葬禮的損失就可以全數轉交出去,趙香終于不鬧了。給老李燒完頭七,趙香又開始算賬:燒的我家的木炭一共300斤,每斤4塊錢,得給我1200元;用我家的油三壺,得給我180塊……
好不容易把賬目交接好了,能算錢的都算了,雖沒有撈到錢卻也一點不虧。
過了兩個月,村干部找李貴去了一趟村支部。原來喪葬費不是2000,是10000。村干部就是怕喪葬的時候糾紛才先發一部分,其余的等喪葬結束在發給安葬者。當然了,這次領錢的事是瞞著趙香的。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