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說到理想和夢想,每一個近齡人大概都有這樣的記憶:小學時候在課堂上,被老師問及一個關于人生的問題:“你們都有什么理想(亦或是夢想)”?我給出的回答很簡單,“長大后我要做一名科學家”,發自內心的自信和自豪,這種自信和自豪來自一個孩童的童真。再長大一點,我又說,“我的理想是長大以后當一名書法家”,因為那時認識了書法,并且依然童真。現在呢?我的理想是什么?我遲疑了。
時至青年小,我的人生觀、世界觀有了一定改變,思維能力逐步完善,分析一件事越會結合實際,思考問題也越能考慮現實經濟利益。同時,最重要的我也流逝了一大半的童真。童真不是長不大的孩子的無理幼稚,不是所謂成熟之人眼里的天真無知;它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簡單、純潔、真實。這份上天惠施的珍貴出生禮物不應該被劃上年齡的界限。走過人生近前五分之一,我預定每一個目標,做出每個決定都努力去趨向合適合理,但也只是合理合適而已,可能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錯誤的。因為在我定下這理想化、夢想化的未來的時候,由于不再保有童真而夾雜上了很多很實際的東西,里面有很多是我所不喜歡的違心的,但又不得不做。這樣的制定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這個錯誤就錯在我并非真切想要,而是過于現實和追求經濟利益。在理想和夢想面前,我是那么被動。
不妨從字面上這樣理解理想和夢想。理想,即經過理性分析思考后繪制的一副未來藍圖;夢想,就像做夢一樣自由飄搖,不大受到現實因素的約束。從這個角度,垂髫之年的我們并無理想可言,舞勺之年后也少有夢想。倘若不惑、知命之年夢想實現,那就將會是成功的一生。成功的人生便是按自己的想法活完明天,最后呢,夢想得以實現而不是理想。
夢想,它應該是一個相對更為感性的東西。如果拿著科學的計算器定量的計算實現它的成本是多少、它會給你帶來多少利益,還要頭腦冷靜的作投資風險評估,最后在經過一次嚴謹論證以確保萬無一失,這樣豈不是把自己當成一臺機器人了?我是有感情的人,我有我的夢想。我多次試圖跟隨內心的直覺去找到夢想,然而也多次沒能鼓起勇氣直面。當我站在鮮紅的國旗、軍旗下,當我站在五四廣場直面五月的風,我開始心潮涌動,突來一種很奇特的感覺。為此我堅信這就是我的夢想。不能說我定要完全在世外桃源里暢游夢想,我只能為讓我的夢想多保有童真而傾盡全力。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