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有的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啊,一點常識都沒有,說‘葉子是被太陽曬黃的’,怎么會呢?”語文老師笑道,“我們知道,葉子可以是被秋風吹黃的,但從來沒有被太陽曬黃的這個說法啊。”說罷,還唱起了《西廂記》中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總之,老師和同學們得出了結論,可以說秋天的葉子是被秋風吹黃的,也可以說是被離人淚染紅的,就是不能說是被太陽曬黃的。
可葉子真的是被秋風吹紅的么? 根據科學知識我們知道,植物葉肉細胞中有三種色素:葉綠素、葉黃素和胡蘿卜素。這三種色素的合成與溫度有關,秋天溫度下降時胡蘿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蘿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樹葉會變黃。 可見,樹葉變黃跟秋風其實也沒多大關系,只是因為前人多把秋天的蕭瑟歸結為秋風呼嘯的緣故罷了。但是,為什么同樣沒有科學依據,就可以說是被秋風吹黃而不能說是被太陽曬黃的呢?因為這是前人所公認的,是語文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
同樣是生動而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描寫,學生們寫出的就不被承認,一笑了之;而名家權威的卻會被奉作標準和真理,流傳千古。這些“標準和真理”被老師一次次傳授和強化的時候,也正是學生們童趣和想象力一次次被打擊和扼殺之時。有人曾道,第一個把女孩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而第三個是蠢材。難道老師們就是要把學生往蠢材的方向培養么?
其實,老師也并無嘲笑和諷刺學生,只是篤信他們自己的“標準答案”。博學多識的他們,就像太陽一樣照耀著幼苗般嫩綠的莘莘學子,但是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蒸發出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曬黃這葉子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