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批評一詞由來已久,能夠善待批評的人乃有德之人,但是當下在這個繁榮卻又復雜的社會,我們的批評是不是有點過呢?在這里我不想批評也不想針對某一個人或某個部門,只想糾正和建議。也許在你看來,我的想法很幼稚甚至有些偏激,但是我還是想談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從小說談起,當代小說流派眾多,各說一是,尤其網絡小說。此時有些人就開始站出來批評某某寫的小說枯燥、乏味、雷同,除了感情糾紛就是仇殺恩怨等等,用詞很是犀利。然而我卻要為作者說句話,當代網絡小說確是很雜很亂,當然有的的確寫的不怎么樣,但它卻是那個階段作者思想路線和對這個社會的認識和看法的結晶,盡管有些是有點功利。但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是的我們的確需要爆發,但爆發的要有所影響和意義,而不是過分地批評指責謾罵,我想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作為“文人”“騷客”的你為什么不爆發地更強烈一點--拿起手中的筆桿寫一部讓人不批評謾罵的宏篇呢?有的人看幾章別人寫的書就大發議論曰:寫的很爛。那我倒要問你,你有什么資格來批評與指責。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你僅憑幾章書就否定一個人豈不可笑,試問: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家在他們的寫作生涯中難道就沒有“很爛”的階段嗎?有的人和自己文風相同的則大加贊揚,寫的如何之好;但是對于和自己文風不相同或自己不喜歡的則感嘆曰“很爛”,試問:真若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話,哪里還有流派與風格可言,歷史上百家爭鳴時期又何來?舉個例子,有的人說朱自清寫的文章只可騙小孩,就拿他的《荷塘月色》來說,很多大家都認為寫得不錯,寫出了作者的一片深情與一江哀愁,但是有的人大發議論說:現在讀起來確實不怎么樣?我覺得對于這個問題最明顯不過有兩個原因:一是你的思想認識高度不夠出現了斷層,所以不能領悟作者的深情厚意。二是作者的文風和你很不對口。對于第一點,我想是可以原諒的,誰沒有認識上的錯誤,誰敢說對天下之事盡皆通曉?但是對于第二點我很痛心,風格不同就不同嘛,為什么要毫無目的地批評與指責呢?為什么不保持沉默,有時沉默是金啊!
對于批評別人寫的枯燥乏味雷同的,我只想說一點:有的人在看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說時會這樣感嘆道:不過如此,和自己想的差不多。但是我又要發問:既然差不多,那你為什么沒寫出來呢?別人寫出來你卻反而批評,這是何道理?
我還想說的是課本,尤其是大學課本,就拿《毛澤東思想概論》(簡稱)來講,不止一個而是數不勝數的大學生批評指責,認為沒用,沒有必要學,即使學也是為了應付考試罷了。但是我要反駁,全國多少所大學將它作為必修課,并且考研時仍然要考,這說明它是有用的,有意義的。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它存在了,自然即是合理的。拋開政治問題不談 ,之所以將它作為必修課,因為有它的可取之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把它作為必修課而不把《資本論》作為必修課的原因。當然這不能說《資本論》一無是處,而是在教學中不適合罷了。
在當代社會中,這種“批評”現象過于強烈的還是大學生,因為中學忙于考大學,工作的人比較成熟,具有較高的分辨力。在當下經濟利益地沖擊下大學生變得焦躁急功近利,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勸告畢業生:“不要盡想著有用”“不要過于追求效益”“不要急于加入競爭”。同樣我們也“不要急于加入批評”而是應該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客觀加主觀地批評。雖然要想完全做到這點有些困難,但是只要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就是進步。如果張口就是批評與指責,那么我們將會成為自私自利的唯我主義者,有德之人,謙之;無德之人,私之
最后我不希望讀了我的文章后就不批評了,始終保持沉默,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有理有據地批評和建議。同時我也不奢望有人贊同我的觀點,也不反對有的人批評與指責,因為我只是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希望大家批評指教。
下一篇:關乎“節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下鄉之最后一天所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