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憂賊偷愿賊安
分類: 雜文精選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09-15
閱讀 :659
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詩《賣炭翁》中有這樣兩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意思是可憐的賣炭老人,天氣這么寒冷,身上衣服卻那么單薄,可他心中卻擔憂炭賣不上好價錢,希望天氣再寒冷一些。
賣炭翁這種矛盾心情,與時下一些貪官心理十分相似。套用詩中“心憂炭賤愿天寒”,用“心憂賊偷愿賊安”形容這些貪官,可謂形象貼切。
有資料顯示,河南駐馬店市所轄9縣3區(qū),至少有5個縣的多名縣處級干部家被盜過。一位紀檢干部說,王勝利盜竊團伙摸準了貪腐官員心理,官員發(fā)現家中被盜,一般很少報案。他們既害怕家中贓款被偷,又擔心被偷后,竊賊供出自己隱藏巨款問題,暴露貪污受賄犯罪,引來紀檢檢查機關調查,希望盜賊能夠平平安安。
老百姓對小偷盜竊行為都恨之入骨,巴不得早一天將其繩之以法,嚴懲不殆。可正陽的小偷在駐馬店官員家行竊多年,盜走財物無數,卻相安無事。主要原因是被偷官員們非但不敢報案,案發(fā)后還隱瞞案情。即使有人報案,也是走走過場,在丟失財物上遮遮掩掩,在數字上大打折扣,有意無意地“保護”了竊賊。正陽一縣委書記家丟了一百萬元,居然通過關系,讓辦案人員把訊問筆錄改為六千元。
偷盜財物數額,關系竊賊量刑,也涉及官員命運。如實記錄,載入券中,人們就會懷疑,你家哪來這么多錢?就會由盜竊案牽出腐敗案。
貪官“愿賊安”心理成全了盜賊,也給了辦案人員以可乘之機。縣委書記多次授意辦案人員,把涉案數額改小。依照法律規(guī)定,偷盜財物要如數收繳,數額改小,多盜少退,“愿賊安”的恐怕就不止縣委書記了,辦案警察私分贓款贓物的丑劇,便堂而皇之地上演了。
當年年底,盜竊團伙成員被逮住后,因被偷官員與辦案警察都互有“軟肋”,使原本簡單的盜竊案,又衍生出了系列“小偷反腐案”。老百姓戲稱,正陽小偷真可謂“盜亦有道”,小偷深諳縣處級官員的矛盾心理,專偷身居要職、手握實權的縣委書記一級官員,而且還有點兒“劫富濟貧”意味。所不同的他們濟的不是貧苦百姓,而是自己永不滿足的貪欲。
小偷在正陽頻頻行竊多年,不僅演繹出了“盜賊新觀念”,還創(chuàng)造出了現代版的小偷反腐生態(tài)鏈??竊賊頻頻得手數年??官員瞞報被盜實情??警察私分贓款贓物??竊賊逃避應有打擊。
官場霧霾重重,盜賊四處橫行;官員不清不白,執(zhí)法部門胡來。屢屢發(fā)生的系列盜竊案,曝出了官場特大丑聞,發(fā)人深思,使人警醒。人們不禁要問:竊賊為何不盯別人,專盯縣委書記一級官員?當地執(zhí)法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縣委書記一發(fā)話,案情就可以隨意改動,到底權大還是法的?辦案警察膽大妄為,私分贓款,執(zhí)法犯法,底氣何來?
小偷反腐的悲哀話題和傳奇故事,絕非河南正陽一縣專利。聽說某地一縣委書記家被盜,街坊鄰居前來探望,以示安慰,還沒進門,就聽見書記老婆大哭“可惜我那些金子呀!”見家里來人,書記忙踢老婆一腳,哭叫聲頓失。鄰里問損失情況,書記說沒丟什么。
小偷反腐系列案件,看似笑話,實為諷刺。白居易“心憂炭賤愿天寒”,是同情貧苦百姓。縣委書記“心憂賊偷愿賊安”,是怕罪行暴露。它警示官員:除紀檢檢查機關和老百姓,還有竊賊們一雙雙眼睛暗中盯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