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在全運會建設項目土地拆遷工作中,沈陽百余干部聯手拆遷戶,違規搶建房屋,“空掛戶”造假,變更用地性質,套取征地補償款,據遼寧省紀委和沈陽市分別連調查,沈陽市和平區滿融經濟區、東陵區等地區總計套取國家補償金約3億元。(2月17日騰訊網)
近年來,因征地拆遷所引發的矛盾、沖突逐漸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維穩的重點。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土地的含金量也節節攀升,有一部分“拆遷戶”變身成為“拆遷富”。個別官員也看中了拆遷款這一國家撥付的資金,將拆遷款視作唐僧肉,在征地拆遷中違規操作,大肆斂財。沈陽市此次曝出的官員借全運會建設之機聯手拆遷戶套取補償款的事例,再一次證明,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權力規范運行不能僅靠干部自身思想建設,真正將權力置于監管之下,約束有力、處置及時,才是保證權力不被濫用的關鍵。
在相關征地拆遷的腐敗案報道中,不斷閃現的是基層涉及征地丈量、補償標準工作人員弄虛作假,最終被查處的身影。基層管理者在征地拆遷此類的事件中既是一個地方的管理者具體實施拆遷工作又是拆遷的監管方,確保在征地丈量、補償標準界定上的真實、可信,避免又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監管成為擺設,權力失去監督致濫用,健全相關機制,加大審查力度,確保權力在法律的框架下運行是不二選擇。要力避借助領導“打招呼”干涉拆遷工作,為個別人謀取私利,造成國家財產流失,政府公信力受創,對涉及的拆遷腐敗要堅決查處,嚴肅追責,要更加規范有效、透明公正地進行社會監督。
眼下,各地的城市建設依然在推進,城鎮化的腳步依然在前行,重點工程項目依然在進行,農村房屋確權、土地確權等工作也相繼推開,要真正在各環節保證依法依規開展各項工作,來自監督方的有效監管就不能滯后,只有真正全方位的履行好監管職責,才能有效的避免土地上腐敗的再次發生,降低行政成本,凈化政務環境。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