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原國家經貿部一位副部長遇見這樣兩件事——
一次出差在機場候機室候機,看見某縣縣委書記外出,前來送行的有三四十人,除了家人、下屬,還有許多社會上的。他感觸很深:縣委書記迷失了身份,把自己看“大”了,以為自己是個大人物,而恰恰顯示了狹小的胸懷。
一次到意大利參加國際性會議。會議開始前,他坐在一條長凳上休息,見一位老太太獨自進來,對著他禮貌地點點頭后,坐在了他身邊,兩人還小聲聊了一會兒。會后,一個偶然機會,他向會議組織者提起這位老人:“剛才坐在我身旁的老太太是誰?”組織者驚訝地說:“你不認識她嗎?她是荷蘭女王啊!”
他頓時有點蒙了,嘴里小聲說:“沒想到!”荷蘭女王簡直就是咱們的鄰家大媽,這種低調行為,這種“小”看自己的態度,讓她變得更加可愛、可親、可敬。
兩件事演繹了一個人生哲理:生活中,認為自己“小”的人,人們往往覺得他“大”;而那些覺得自己“大”的人,往往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大與小是一種辨證關系,大由小來,眾多的小集合為大,小就大。現實生活中,大小可以互相轉化,小的往往不小,大的往往不大。
大與小是一個演變過程,事物都由小到大,人生也如此,一個有知識、有修養、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受人尊重、人際關系和諧,是由小到大的結果。
大與小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小積多,聚多成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人們評價一個人,不光看他外表如何俊朗、蕭灑,更重要的是看他對待小事情、小禮節、小人物的態度上,是否謙虛謹慎。
大與小,各有其妙,各有所用。大義微言,小中見大,相互補充,互相映襯,相輔相成。有時大不一定就好,小也不一定就孬。
大與小是矛盾的對立面和相互依存的統一體,也是人生立足點和老百姓觀察、了解和評價一個人的重要視角。尤其是為官,“大”看還是“小”看自己,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行和境界。
“小”,理性、成熟、嚴謹、得體,是量的積累,是質的飛躍,是修養的結晶。小有非凡的功能和影響力,官員沾上“小”的氣息和色彩,往往讓人感動,使人難忘。
“大”,漂浮、空洞、虛偽,淺薄稚嫩。有些官員喜歡遠接近迎,前呼后擁,忽忽拉拉,聲勢浩大,驚天動地。架子拿得越大,越讓人反感。
大智慧通常體現在小事上,小問題常常決定大事的成敗。
把自己看得小一些,擺得低一些,越謙虛,越低調,越顯得高尚。
在人生立足點上,人們容易好大惡小。尤其年輕人,有了官職,掌握了權力,就會看大自己,看小他人;看重自己,看輕他人;重視自己,漠視他人。
總覺得己方大,對方小。其實,被看小的對方也有同感。常出現自我清高現象:總感覺自己比別人高,比別人強,比別人大,比別人聰明,就越喜歡耍牛X。
在事情上做小,在人格上做大,是為官一種的藝術。只有對小有深刻充分地認識,對大才能有清醒獨到地見解。只有不斷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只有做小做實自己,心靈才能大而不虛。
事原本無大小,大事“小”做,大事能變成小事;小事“大”做,小事能變成大事。
人生總會遇上大與小各種事情,擺正關系,找準位置,十分必要。
“小”看自己,放低身價,非但不會掉價,相反,還能讓人心存敬意。“大”看自己,把自己抬得越高,越讓人瞧不起。本想換來尊敬,反倒遭人鄙視。(墨未濃/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