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湖南省在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抽查發現部門基層政府統計數據造假,虛報、重復上報,停產的、未投產的、被兼并的甚至連地址都找不到的企業,還在上報“產值”,一些部門分解任務,偽造資料,“指導”企業上報虛假數據。(北京青年報2月15日)
基于真實情況匯總統計的數據能簡單明了地反映出一個地方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的發展情況,一直以來,各地政府和部門也慣于用統計數據說明工作業績。但在“數據不夠漂亮有失顏面”、唯數據論、“數字出官”等觀念影響下,統計數據真實性這一根本前提,得到保證顯的不那么容易,統計數據在一些干部的眼中成為了可隨意填寫的數字,根據需要隨時調整、隨意發揮。此前,也有不少地方爆出統計數據失真的新聞,甚至統計局被調侃成了“水分局”,數據顯示的情況與公眾的切身感受相去甚遠,有網友嘲諷到“又拖了國家的后腿”。如何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讓數據能全面反映社會變化,讓公眾信服,除了靠審計、監管部門的例行檢查、抽查外還應當從根本入手,解除數據造假、失真的困局。
應當說,統計數據的失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不正確的政績觀,這里面有基層統計人員工作責任心淡漠,以及數據收集、匯總部門的懶作為原因,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少數領導奉行“唯數據論”、“數字出官”等不當政績觀觀念下的知假作假。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不少政府部門年終工作總結時總忘不了堆砌數據來顯示工作成績,唯GDP論,而GDP的總量、增速都依靠于數據的支撐,在被曝出的數據造假事件中,來自于長官授意的并不在少數,領導干部知假作假、知假報假的情況并不鮮見。知假作假源于數據造假行為本身沒有引起重視,沒有看到失真的統計數據給國家整體規劃設計、宏觀調控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依法治國的當下,合法性當仁不讓的應該作為政府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計數據失真,對責任人應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加大對基層數據統計人員的指導監督,對數據匯總部門不加分析只管當“二傳手”的不作為、懶作為情況也要一查到底,改變單純以數據衡量政績的考核干部方式。打造可以經得起監督、檢查的統計數據,以真實的數據鞏固政府公信力,以可靠的數據取信于民。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