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龍隨筆:貧家小戶多嬌兒
分類: 生活隨筆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9-12
閱讀 :533
炎龍隨筆寫這樣的話題,我知道很快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有熱心讀者勸過我,不要寫弱勢群體的不好,發這樣的觀點會掉粉。炎龍本來就是農村人,只是觀察到了一些趨勢和現象,或者叫怒其不爭吧,并不代表全部,不要給一個群體扣上一樣的帽子。
小時候,父母就常告誡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農村的孩子條件和城里孩子沒法比,機會也少,自己不努力很難出頭。現在當兵基本不可能轉正,上大學轉變命運的機會也在變少。
炎龍上大學那會,我們專業75%以上是農村來的,現在這個專業農村孩子的數量已經遠遠低于城市孩子。據北京大學的統計,最近十年農村孩子比例一直在10%左右,遠低于八九十年代的30%。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要在你付出比別人多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去和別人看齊。網上流傳一篇文章,叫我奮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說的就是這意思。
近些年城鄉的融合很快,農村孩子在外表上已經越來越接近城里孩子,從穿著打扮上,已經很難分得清誰是農村的誰是城市的。從農村到城里也非常方便,地理上的距離很小了,很多農村孩子十幾歲就到城市里打工了,已經融入了城市。
但是,只要深入交往,就是有很容易分辨誰是農村的,無論是在教養上,還是行為上,農村孩子已經不是原來想象當中的樸實勤奮,很多嬌氣敏感毛病多,反而是城里的父母越來越重視教育,孩子更好相處。
農村的孩子窮嬌慣。富二代官二代是一個貶義詞,在網上只要一提就讓人想起坑爹。隨著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和獨生子越來越多,農村人對孩子的嬌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坑爹的已經不只是城市孩子。很多家長抱著這樣一種心態:我以前已經吃過苦了,不能再讓我的下一代吃苦。于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寧肯嘗遍千辛萬苦,也不愿讓孩子受到一丁點兒委屈。我周圍的女同事,說起讓婆婆來幫著看孩子,都是進退兩難,自己上班實在沒人看孩子,但是真讓婆婆來,又不放心。老人對孩子極度嬌慣。有一個同事對我說,讓她婆婆帶了幾天小孩,孩子就學會了罵人,她教訓孩子的時候,婆婆卻說:罵就罵吧,罵又不疼,他現在還小,不懂事,長大了自然而然就不罵了!
農村的孩子窮講究。鄰居一個上高中的小男孩給我講了一個他們班同學的故事。這是一個標準的問題學生,穿著時髦,言語粗俗,不專心學習,上課氣老師,課下欺負其他同學。大家原以為他家庭條件好,才給慣出來的這些毛病。老師把他家長叫來,誰知來的是一個卷著褲腿的家長,一看就是在地里干活時接到電話來的。家長說起這個“壞小子”時,一臉痛心,說自己身體不好,孩子母親眼睛看不見,靠自己在城市打零工為生。因為自己“要強”,別人孩子有的咱要有,別人孩子沒有的也要有,因為家境問題,總覺得愧對孩子,從不讓他受一點委屈,結果使得孩子虛榮心強、自我中心、任性妄為。現在腎六流行,很多農村孩子就不顧自己家經濟狀況,無論如何都去買。農村買車的越來越多,很多農村孩子也不管自己能不能撐得起這筆開支,就貸款去買。
農村的孩子窮毛病。衛生的問題、性格的問題,因為處在農村那樣的環境下,很難說好壞。但是農村孩子在禮貌上、修養上和人際關系處理上普遍不如城市里的小孩。在一個大學宿舍里和工作單位里,往往農村的孩子都不入群,很難相處,動不動就會鬧情緒,鉆牛角尖。在農村,兒媳婦不孝順的情況很常見,農村老人上了年紀有兒不能養老的比比皆是。
農村的孩子窮無志。所謂人窮志不短,但是長期處在城市的環境里,周圍都是有錢人。慢慢的這個志就被消磨掉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我有個同村的妹妹,小姑娘高中畢業出來工作,特別單純,長的也很漂亮。開始跟著她姐姐在在足療店上班,正規的那種。很多在足療店上班的小姑娘,后來都失足了。因為自己再店里干最臟最累的活,但收入確是最少的,慢慢的就心里不平衡了。前幾天聽她姐姐說,小姑娘已經去洗浴中心上班了,讓我有機會見到她勸勸她,她聽我的。但是一個人一旦突破了底線,就很那再拉回來。娛樂場所的姑娘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村或小縣城,很多偷盜搶劫的小青年也大多來自農村。
炎龍隨筆是炎龍個人文章系列,每天更新一篇原創文章,歡迎追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