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11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十余個文件。會議強調,加強政務誠信、個人誠信體系和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加大對各級政府和公務員失信行為懲處力度,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發揮政務誠信對其他社會主體誠信建設的重要表率和導向作用。
古人言,“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千百年來,誠信被中華民族視為自身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誠信觀。誠信是一個社會的基石,失信則在無形中侵蝕著社會資本。張敬偉:政務失信,多為民眾詬病。信息時代,政務失信帶來的負效應更大。政務失信的形式,新華社曾經總結了“七宗罪”,非常貼切:知情不報、不當辟“謠”、出爾反爾、朝令夕改、拖欠債務、空頭支票。李長安: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社會信用的基礎是公民的個人信用,重點是企業信用,但核心則應該是政府信用。特別是在我國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務失信會產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負面影響。在現實中,政務失信是有多種表現,比如各種權力尋租現象,一些政策朝令夕改,部分官員講話言而無信、前后矛盾等等。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誠信原則的認真遵守,將會在社會民眾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如果政務誠信搞不好,整個社會的信用大廈根基就會不穩,個人誠信和企業誠信也會搞不好。不僅如此,政務失信還會加劇社會矛盾,對社會穩定產生不良影響。
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政府到社會到市場再到每一個公民個體的積極參與。近年來,為校正信用缺失,社會層面的努力并不少見。比如,淘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阿里巴巴借助支付寶等網絡工具,在網購流程中初步解決了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在行政和司法層面,針對公民個人和市場主體的種種征信制度建設也都進展迅速,效果初顯。法院系統推行的限制“老賴”高消費等信用建設行動,也為司法頑癥“執行難”提供了制度支持。相比之下,政務誠信建設反而顯得有些滯后。這與政務誠信作為社會誠信基石的地位很不相稱。誠信既是政務行為的道德規范,更是政務行為的法律規范。法治政府必然要求政務誠信。
造成政務失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政府部門為何敢輕易失信?李長安:導致政務失信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既有體制機制的問題,也有政府人員自身的素質問題。比如由于責權利劃分不明確,導致政出多門,由此產生了互相扯皮、推卸責任現象。在監督管理體制方面,本該發揮重要作用的約束監督制度由于行政監督中監督主體過多、監督無力、監督職能不明確以及缺乏獨立性,導致權力機關無法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政務失信的成本太低,在政府決策危害了公共利益的時候,本應對主要的政府責任人給予一定的懲罰,讓失信的行為和失信的責任、后果相對應,但是由于缺乏嚴格的行政程序規則,面對行政責任問題時,卻無力追究。從而使得具體執行的官員們可以逍遙自在。此外,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對政策的理解和執行存在著偏差,也使政務失信現象頻繁發生。
政務誠信是全社會信用建設的關鍵。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各級政府要把誠信施政作為重要準則,只有政務誠信率先垂范,社會誠信才能蔚然成風。推進政府誠信建設,重點要抓好政務公開和效能建設,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和工作作風,規范社會事務,增強信守承諾的自律意識,健全政府誠信的監督機制,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營造誠實守信的大環境。公務員和國家機關是誠實守信的表率,是誠信建設的領跑者,要努力改造其主觀世界,加強道德修養,做好誠信表率,規范自己言行,關心群眾利益,并以此推動全社會的誠信建設。各級領導干部要在政務誠信建設中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