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兒女天山情(第二章31)
分類: 生活隨筆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08-24
閱讀 :693
(三十一)姑媽逝世兩周年
1962年9月24日,第三節(jié)課是作文評講,鄔中炎老師說,他批分是很緊的,最低的可能是30分。作文本發(fā)下來了,同學們議論紛紛,感到吃驚,成績這么低。我沒有拿到作文本,很可能留在老師那里了。最后,鄔老師選了三篇較好的作文進行具體評講。首先被稱贊為好文章的是唐文娟同學的《早晨》。他從頭至尾讀了一遍,?指出其中優(yōu)美的地方,批分是88分。我聽了那篇文章,實在令人驚嘆不絕!高三同學能寫出這么優(yōu)美動人的文章,真是太不容易了!相比之下,我顯得多么差呀。
第二篇是陸廣云同學的《早晨》,批分90,因時間關系,不讀了。第三篇是我的《雨夜》。老師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指出了文章句子之間、段落之間邏輯結構上的毛病。下課后,我拿到了作文本,認真地看了一遍,的確存在不少問題,老師講得很對。今后,我應該好好向別人學習,在作文寫作上多下些功夫。
10月2日是我父親的妹妹王銀寶逝世兩周年紀念日。從早到晚,我?guī)缀跏帜_不停地忙碌,借桌子、凳子,掃地,收拾堂屋,燒火,洗菜……祖父請來了六個道士做道場,在堂屋里吹吹打打,叨叨念經(jīng),引來許多小孩看熱鬧。祖母在堂屋靈臺前嚎啕大哭,悲痛欲絕。此時,我回想起兩年前姑媽生病求醫(yī)、不治而亡的悲慘情景。那天,姑媽突然肚子痛得厲害,急忙請人打電話叫救護車。當時,家里親人都不在,只有鄉(xiāng)鄰王淑珍陪她乘車去上海治病。在醫(yī)院急診室搶救到傍晚,醫(yī)生說病人已經(jīng)不行了,治不好了。于是,便將病人活生生地送進了太平間,當時病人還未斷氣,掙扎著。當我父親和祖父母趕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年輕的姑媽就這樣結束了生命。這怎能叫人不悲痛呢?從此,我失去了一個親人,一個在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我感到格外悲傷、孤獨。
12月16日, 星期日,在學校里讀書學習是多么幸福!勞動少,吃得好,生活有條理。而一回到家里,整天從早到晚出工干活,割草,挑水,吃得又不好,盡喝粥,難得幾次吃菜飯。飯桌上能有一盤咸菜,或一碗蘿卜干,就?不錯了。每到紅蘿卜成熟收獲時,便一連十幾天每天喝一大碗紅蘿卜湯。今天早飯就光吃紅蘿卜湯,沒有一粒米。小弟弟建民一見就嗚嗚地哭起來。見此情景,我也難受極了。家里人口多,口糧少,有什么辦法呢!
喝完紅蘿卜湯,我們就冒著嚴寒出工了。收割大白菜時,冰冷刺骨,雙手凍得麻木,有幾個小姑娘受不了,縮著手不干了。我們幾個小伙子咬牙堅持下去,直到全部收割完。而后,又挑起沉甸甸的菜擔,送往航頭蔬菜收購站。在中途休息時,勤勞的小伙子王天龍突然搶著挑起我的菜擔,飛快地走了。我急忙叫喊起來:“喂,天龍,快停下來,這樣重的菜擔你怎能挑得了?別挑傷了!”然而,他頭也不回,仍快步朝前走去。
下一篇: -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絕 夜雨情六(新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