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顆心呀
分類: 傷感散文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10-23
閱讀 :651
我的那顆心呀
我的那顆心呀
2015年4月8日晚8:30 老康
幼小的時候,讀歷史書時,原始社會時期,一群猿人(我們的先祖),站在河岸上,他們用石塊、瓦礫、木棍等,紛紛向河里砸,砸什么?砸魚,那時,我們的先祖不會結網,不會捕魚,魚兒,砸就會砸到,魚在那時,可以想象是多么的多。
兒時,我們這一群野孩子,尤其是我,沒人管問,沒了親娘(在《悼亡母》一詩早提及),老爸又在鄰隊當干部,根本管不到我們,只有大事才管,如跟別人打架,人家找上門;或者跟我的后娘淘氣,后娘惡人先告狀等。所以,星期日、節假日怕呆在家里,家里缺少溫暖,缺少愛的溫馨的氛圍。那么屋后的那一條小河就是我們的樂園。
小時候就喜歡摸魚捉蝦,8歲前,河兩岸的人來往,僅靠一條渡船,后來要造座橋,很多橋石板、橋墩,工人們橫七豎八的平放著,它們一頭在河里,一頭枕在岸上。放學了,我們捋起袖子,順著石板縫隙依次摸下去,總碰到許多魚蝦。
夏天,我基本上養在河里,那時家里全是木制的圓桶,塑料桶太少了,在計劃經濟的年代里,買什么都要計劃,布票、肉票、蛋票、火油每月半斤,食鹽每月一斤等,不是每人,而是每戶。 所以,我們用腳踩河蚌,從我的家里碼頭,不到四五個碼頭,也就是十來戶人家,兩戶人家一個碼頭,就能摸到一桶。運氣好,還能摸到螃蟹,多的時候七八只,少則五六只,那時螃蟹三毛錢一斤,回到家,放在豬食鍋里混和著豬草一起蒸煮,味道鮮美極了。
現在,魚呢、蝦呢哪里去了?水變黑了,處處是攔網,套網,更有甚者,有用電觸魚,所到之處,魚蝦全死光,甚至淤泥里的河蚌、螺絲等貝類都會被觸死。比日本鬼子“三光”還要滅絕十分。現在,據說只要有人舉報,漁政、水利等部門會加大處罰力度,多則達到幾萬元。是好多了,但是,由于利益的驅使,還有有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夜里偷偷下河,做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
一條河沒有魚蝦,猶如天空沒有飛鳥,大地不長草木一樣,那是多么可怕!當學生讀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美好詩句時,瞪著吃驚的眼睛,疑惑地詢問我們,無奈的我們,只能播放鳥鳴的音樂,從發黃的書頁中高聲朗讀老鷹、大雁的故事、傳說,指點著讓學生認識已經絕跡的魚類、蝦類、貝類.......
但愿我的子孫不要從書中知道有魚蝦,或者從魚蝦的化石中,像研究恐龍一樣研究魚蝦存在在哪一個世紀。
那時,天空寂寞,沒有飛鳥劃過;小河蕭條,只剩黑水汩汩流過那河床......
人更寂寞,在高度發達的今天,只能對遙遠充滿美好的回憶。
下一篇:靜守孤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待往事回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