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衛(wèi)阿姨卻慢悠悠,笑瞇瞇的笑道:“行了,小兄弟,看花了眼兒吧?我們即無權(quán),也無錢,更沒背景,就平民居家女子,沒油水的。你倆咋不想想,有油水的還到這兒來?對不起,讓你倆白盼望啦,古得拜!”
我倆跨進(jìn)了大鐵門。
背后,傳來二中年男疑惑的聲音。
“這老太太,怎么看也是個有錢有權(quán)的主兒嘛。”“好像才從國外歸來?瞧那身時尚的。”“頭兒也是,來奠掃的都是些七老八十的苦主,誰還有精力故意來散布不滿?”
雙腳踩在枯草上。
我和衛(wèi)阿姨都不動了。
眼前,你盡可以調(diào)動起自己的全部大腦,盡可以用上你能想起的所有形容和比喻,也無法描述此時此景。在冬日的暖陽下,大大小小,高矮不齊,斑駁陸離,枯澀荒疏,衰草無言,腐氣撲鼻,敗絮??,枯木邋遢,萎葉凋零……
愀望間。
有鳥兒。
突然從一邊的荒草叢中沖天而起,鴨子一樣嘎嘎嘎的叫著,嚇得我往衛(wèi)阿姨身上一靠,清晰地感到雞皮疙瘩,呼地從我腑下鋪向全身……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yīng)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破荒涼對暮云。莫怪臨風(fēng)倍惆悵,欲將書劍學(xué)從軍。(唐•溫庭筠)
這一塊肅殺蕭瑟枯寂之地。
便是顧城筆下的紅衛(wèi)兵墓。
它位于重慶市沙坪公園西南角、人工湖岸的緩坡的一大塊墓地上(緊鄰一座1990年重建的天主教堂),是中國僅存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文革武斗墓群,也稱:紅衛(wèi)兵墓。
墓地灰墻。
由高約三至六公尺不等的塊石疊砌而成,把墓園大致圍成船形。
墓園西高東低,形成幾級梯形臺地;墓園占地約3000平方米左右(約合4.5畝)。墓群坐西朝東,寄寓著墓主永遠(yuǎn)“心向紅太陽”的拳拳之意。
由于常年失修。
過去墓園一直不開放。
現(xiàn)在,則每年開放二次,一次不詳,一次,便是春節(jié)。眼角脧到衛(wèi)阿姨身影一動,緩緩向前,我也跟著慢騰騰的,挪動了腳步。
看來。
我們腳下的這條小路,原是墓地的主干道。
不寬,不平,微陡,純粹的黃泥巴中,依稀可見少有的幾塊水泥或三合土,墓地便圍繞著它向左右和向前鋪展。我一面緩緩兒跟著衛(wèi)阿姨前行,一面心驚膽戰(zhàn)的掃視著四周。
通向左右墓葬的小路。
早己被過膝枯葉淹沒。
枯枝堆砌,亂七八糟,朽爛霉黑。狗尾草茂于其間,在冬日的陽光中靜靜垂瀕,襯著那一座座似散非倒的墓穴,無言的述說著那年今日。
那年今日。
那段歷史。
我也只是從爸媽和爺爺奶奶的嘴巴里,知道一枝半葉,從少有的書本或回憶錄中,讀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網(wǎng)上浩渺如煙的逸事逸聞之間,窺探到虎頭蛇尾……
此刻,全部濃縮于這地寂寥。
默默的春花秋月,四季輪回。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