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塵封的歷史,總有一些刻入心骨的東西。
在我朦朦朧朧印象中,我們村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河水清亮,鵝鴨嬉戲,小魚兒穿梭……好一方樂土!瞧,那頭全村唯一的老水牛在一陣辛勤耕耘后,便躺在樹蔭下的河水里,悠哉悠哉的沐浴著,蔥蘢的樹葉里,知了在為它唱著歡快的小曲。
通向村外的小河上有一座木橋,不知架于什么時候,很狹窄,橋樁還用幾根樹木斜撐著,并用鐵把子牢牢釘住。可一走人,橋身還是亂顫,吱吱作響。橋面木板很光滑,斷了再補,補了再斷,斷了還補。總有好心人經常做這件事。因為這是全村唯一通向村外的途徑。古話常說,積善行德,修橋補路嘛。
在我六歲的時候,那年初夏,村里忽然來了一支造橋組,說要在木橋老地方重造一座水泥石頭橋。全村人很高興。造橋組的工人師傅真能干!他們架起機器,豎起吊架,馬達轟鳴,日夜苦干,倆月不到,一座弓形混凝土橋就誕生了。那年是一九七0年,全國山河一片紅,學大寨運動又如火如荼,所以就給大橋起了個名字——大寨橋。后來我也知道那時建的橋,修的路都跟一些歷史有關系,什么躍進路,紅旗河,反修橋,備戰橋,紅衛橋等等。
大寨橋竣工那天,好熱鬧!全村老少,有的放鞭炮,有的插紅旗,個個高興勁沖天。我一個小孩擠在人群中,看著那座大約十幾米長,兩三米寬的橋也很興奮。橋底面像一把弓,也像老伯肩頭一根挑滿重量被壓得很彎的扁擔。橋兩端墩座用大石塊堆砌而成。中間留有大大小小的幾個孔。水泥鋪成的橋面很平整,欄桿中間嵌有用鮮紅油漆寫成的“大寨橋”字樣的石板。那橋雖與現在的橋不能比,可在當時已算不錯了,不知要勝過那座木頭橋多少倍呢!
在我兒時影像中,大寨橋建成后,似乎就沒有冷清過。送公糧的大板車經常從上面駛過;村里第一臺新手扶拖拉機從它上面開進來;我們隊里青年小伙子王三寶佩戴大紅花在鑼鼓聲中從這里走向部隊;外村的劉姐穿著新嫁衣笑盈盈從橋上走進了我家隔壁的新郎吳哥家。還有經常見到的是供銷社送貨下鄉的小推車常常在這村前橋頭停歇,大姑娘、小媳婦圍了一群又一群。一個發卡,姑娘羨得不得了,一粒糖,惹得小屁孩直往人群里鉆。當然橋上也發生過心酸的事。村里為大伙兒操勞一生的老支書在村民的默默送別中走向了天堂;我的小伙伴小國的媽媽因一時氣憤至極,從橋上一躍而下;我學騎自行車,在橋上摔傷了腿。可最難忘的還是我們光著屁股在橋下河水里撈魚摸蝦,戲水洗澡。有的伙伴突然摸到了一只蝦,干脆把蝦頭一掐,頭一仰,生吞活剝下去。可我不吃,太腥了。整整一個下午,暮靄時分,才在媽媽的呼喊聲中回家。更忘不了剛上小學時在禮拜日大家約好去橋洞鉆上鉆下玩捉特務和打仗的事兒,衣服磨破了回家準挨爸爸揍。因為那時窮,衣服不多,再說在橋洞里玩這些有危險。爸爸媽媽不肯我們玩。可我們不管這些,一陣罵過,一陣疼過之后又照舊玩開了。
九十年代初,大寨橋還沒有離開人們的生活。有早發財的村人開著新買的汽車在橋上來來往往,我輩只能開著摩托車進進出出,過橋上班。那些老爺爺老奶奶還是蹬著三輪車趕街市。不過走的人和車多了,橋已破損老化。好像也很少有人修了。
一九九七年,因為發展需要,村里在大寨橋的左側二十米地方重新做了一條六米寬的水泥馬路,當然因為小河的拓寬改造,也在新址重新修建了一座雙車道水泥大橋,但不叫大寨橋,而叫幸福橋。這座新橋無論從哪兒說都比大寨橋要好許多,因而人們都走上了幸福橋,過上美好的新生活。老橋呢也就一點一點移出了人們的生活。
如今的大寨橋,接近二十年沒人走了,也沒人修。橋面,千瘡百孔,坑坑洼洼,石縫間長滿了野草,青青黃黃。有人還在橋上堆了不少莊稼秸稈,人跡絕無。橋欄風化腐蝕,長滿銹的鋼筋裸露在外。好幾根欄桿已脫位掉下,七零八落。唯有石砌橋頭墩還是那么堅實,甚至連裂縫都沒有。
如今的大寨橋,如一頭僵臥、孤獨的老牛,茍延殘喘于小河上,早淡出人們視線。
如今的大寨橋,如一張早已撕過去的老日歷,被丟棄在風中。
如今的大寨橋,如一位風燭殘年,瘦骨伶仃的老人,人們不再回味她的風韻年華。
但在我的心目中,或者說,至少在我們這代人心目中,我們的上輩心目中,這座老橋,承載過滾滾不息的歲月年輪,積淀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凝聚著不同的時光,有火紅的,也有晦澀的。
下一篇:大悲鏡下,發現自己連善渣都積不起來 作者 大白蓮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因為是你,所以是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