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我爺爺是40后,在世的話應該70歲了,他是家里的獨苗。在堂兄弟中間排行第三,大爺爺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因病去世了;小爺爺育有一兒兩女;四爺爺兩個兒子;五爺爺兩個兒子;六爺爺一兒一女;七爺爺一兒一女,這是一個兒子眾多的大家庭。此時是盛夏轉初秋的時節,雨水較多,天氣反復無常。老人的身體正受著嚴峻的考驗。
小爺爺頂著中午最“毒”的太陽,一個毛巾裹在頭上、佝僂著背,腰間還束著那一輩農民特有的毛巾、拖著不靈活的腿腳,手里提著剛從醫院打針回來的藥盒子,沒有一個子女在身邊,一步一步來回走了14里路;四爺爺是所有兄弟中腦袋最靈活、最聰明的一個,沒有外出打工,有得一身好力氣,后來娶了一個“妻管嚴”的媳婦,在家低頭做農活,全然沒有了年輕時的才氣,刮風下雨都在下地干活,為的是兒孫生活能減輕一些負擔;五爺爺比四爺爺多一些“小聰明”,年輕的時候是鄉村干部,現在在家務農,養活孫兒還要照顧五奶奶的健康,自從五奶奶生病,五爺爺就把家里的農活全承擔了,頭發都掉光了、偶爾還好幾口老煙;六爺爺配偶早逝,一生隨著兒子“遷徙”,女兒在未成年就跟了外地一個男子沒有回過家,省吃儉用慣了的老人,如今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還是不愿治病、仍然堅持要去上班,想為兒子多省點錢、多打幾年工;七爺爺據說是在外面發財了,兒子混得很好,逢年過節也沒有回過鄉。我爺爺的爺爺被“抓壯丁”抓走了,只留下爺爺一根獨苗。爺爺是個爽朗而又有脾氣的人,我記得他嗓門很大、好酒,喝點酒就有很多話聊,似乎永遠也說不完。農忙的時候,爺爺總是會逗我開心哄我去田里幫忙,我雙手來把麻袋撐開,爺爺往里倒稻米,裝滿一袋用稻穗簡單捆扎,往肩上一扛就走,那樣子簡單充實的日子沒能幫他順利度過56歲,病魔向他伸出爪牙那一刻,家仿佛天塌了一半。那一輩人年幼的時候沒過過好日子、有了孩子就為了孩子而打工、種地,見識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新面貌,他們沒有很輝煌的崢嶸歲月,只是一如既往、勤勤懇懇地耕耘,這一干,就是大半輩子。
人年紀大了,大大小小的病總免不了找上門來。兒子在外面打工、發財、成功,這些都是孩子的成績,父親母親自然是欣喜,可是,在老人古稀之年要是能夠頤養天年,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要是身邊有個孩子照顧自己,煮飯吃藥有個“下落”,不需要操心倒還好。這一輩子,凡是年過古稀了,我們能陪他們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了,放下手上的工作、為家人真正做點什么,這和在外面世界掙多少錢是不可以相提并論的。小時候,因為他們的一針一線、小手拉大手、言傳身教,我們才得以會穿衣、會走路、會成人,因為他們不停的勞作耕耘,才有我們吃喝不愁、風吹雨打有人為我們遮擋和上學識字、認人的機會。來到這個世上,就為一個大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笑聲,成長不易,年長更是不易,提醒諸位且行且珍惜之外,就是讓老人也能享受子女給自己的呵護和愛,像小時候教我們走路一樣。他們走不動了,那等一等,慢點走、握緊他們的手,不要弄丟了他們,孩子是父母身上掉的一塊肉,父母同時也是孩子心里,永遠的守護。掙錢的時間大把,照顧父母的機會,也許什么都不做,將遺憾終身。也許這一次放棄,后生都不能得到寬恕。也許錯過了這次,將是永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爺爺那一輩,是我們可親可敬的至親,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堅持,將他們的精神生生不息地薪火相傳。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