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馮雪峰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文學創作、文藝理論與批評、翻譯等多方面都有著顯著成就和建樹。馮雪峰在現代寓言的創作上更是具有開創性貢獻。他對寓言有一種特殊的鐘愛,一生中寫下數百篇寓言,既自己創作,也改編國外寓言作品,為我國寓言創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馮雪峰對寓言創作十分認真專注,而且在理論上卓有成就。他寫的寓言承先秦諸子之傳統,又有開拓創新,在揭露黑暗、諷刺時弊和文化意蘊的呈現上,與他的雜文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作品中通俗的故事,激越的情感,豐沛的思想,雋永的語言又使他的寓言富有詩性的光芒,成為其詩歌創作的繼續和延伸。馮雪峰被譽為中國現代寓言的奠基者。
《羊的家園》寫于1936年,是二十世紀中國寓言中難得的精品。在這篇寓言中,作者用不足600個漢字,為我們描畫了一幅耐人尋味的“羊的家園”安定祥和的盛世圖景。
寓言不長,先錄于下:
羊的家園
青山綠水間,有一片林子,還有一片草場,一條蜿蜒的小河從草場穿過。遠遠望過去,隱約能看到林子入口處立著一個牌子,上書4個大字:羊的家園。
當陽光直射在牌子上時,眼睛盯著牌子,會讓人產生一種暈眩感。
兩只狼在草場散步。一老一幼。
走過牌子時,小狼問:“爸爸,這里明明是我們的家園,牌子上為什么寫是羊的呢?”
老狼答:“孩子,我們是一種食肉生物,是靠殺戮、吞噬其它生命而存在于世的,這樣的生存方式,這樣一種形象,是不便于公之于世的。”
“可是爸爸,我們欺負小羊的媽媽,并把小羊的爸爸吃掉,小羊長大以后會恨我們嗎?”
“不會的孩子。你看見河對岸那個圍起來的園子了嗎?那是一所學校。所有小羊都要被送到那里面接受教育。從那里出來的小羊,基本上對往事不會留下什么記憶了。”
老狼帶著小狼慢慢朝一座橋走去。剛踏上橋面沒幾步,小狼忽然停下,又向爸爸提出一個問題:“可是萬一有一只羊的記憶特別好,沒有忘記呢?”
“這也很好辦孩子。我們每天總要吃一些羊的,我們就先把那些還殘留有記憶的羊吃掉。剩下的羊就很好對付了。”
父子倆繼續往河對岸走去。
一陣風吹過,傳來悅耳的歌聲。
“你聽孩子,學校里的羊在唱什么?”
“今天是個好日子。”
這時父子倆已來到學校門口。從大門望進去,操場上站滿了羊,隊列整齊,歌聲嘹亮。
“孩子,你現在年紀還小,有些事不是能馬上明白。對沒有記憶的生物,天天都是好日子。知道嗎孩子,只有他們每天都唱好日子,我們才會有好日子。”
賞析:
《羊的家園》是一篇社會寓言,作者用狼指代統治者,用羊指代勞苦大眾。
“青山綠水”,寥寥四字,暗喻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入口處立著一個牌子,上書4個大字:羊的家園”。此為點睛之筆,深刻揭露出國民黨政府掛羊頭賣狗肉假共和的本質。
“可是爸爸,我們欺負小羊的媽媽,并把小羊的爸爸吃掉,小羊長大以后會恨我們嗎?”“不會的孩子。你看見河對岸那個圍起來的園子了嗎?那是一所學校。所有小羊都要被送到那里面接受教育。從那里出來的小羊,基本上對往事不會留下什么記憶了。”這段對話揭示出舊中國教育的本質:學校的主要功用是消除記憶。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洗腦。
“可是萬一有一只羊的記憶特別好,沒有忘記呢?”“這也很好辦孩子。我們每天總要吃一些羊的,我們就先把那些還殘留有記憶的羊吃掉。剩下的羊就很好對付了。”這段對話告訴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記憶是有罪的,要格殺勿論。
“你聽孩子,學校里的羊在唱什么?”“今天是個好日子。”“對沒有記憶的生物,天天都是好日子。知道嗎孩子,只有他們每天都唱好日子,我們才會有好日子。”看到這里我們恍然明白:狼為什么熱衷于組織羊唱好日子。進而我們就明白了:羊們唱的好日子其實是狼的好日子,與羊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總結:
《羊的家園》揭示了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中國社會五大秘密:
一、人是不可以有記憶的,記憶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
二、學校是用來消除記憶的地方,用來洗腦的地方,傳授知識只是迷惑人心的偽裝。所以從學校里走出來的人,要么是腦殘,要么是白癡,罕有獨立思考的人。
三、通過學校系統化的“消憶”處理,如果有人依然殘留有對歷史真相的記憶,或對歷史真相的好奇和探究精神,那么他的腦袋就該搬家了。
四、只有讓人民天天感恩戴德,天天唱今天是個好日子,在中國人頭上作威作福的國民黨反動派才會永享好日子。
五、所謂“羊的家園”,其實是狼的天堂啊。
下一篇:做一個簡單的人,淡然面對每一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岜梭:節日里的美麗鄉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