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初到涇陽工作,公司孫會計是當地人,一日聚餐,他興高采烈地給我介紹,涇陽當地所產的“涇陽特”曲酒的歷史和不同凡響的口感。熱情地給我端上杯“涇陽特”曲酒,興奮地用地道的涇陽話唱道:“喝了涇陽特,誰也認不得”。
“涇陽特”曲酒是從五十度到七十度純糧食釀造的原漿酒。七十度原漿酒,能充分地表現出“涇陽特”原漿酒最質樸的特性,入口烈、上口快。一口酒,轟的一下,滿嘴酒香,嘴里就像鉆進了一團火球。二口酒,從喉頭一下子就暖到下腹的大腸,渾身頓時發熱。三口酒,脖子、滿臉、通紅通紅,晃晃腦袋,天在轉,地也在轉,對面誰是個誰也看不見。迷迷糊糊地喝罷幾巡酒,劃過幾道拳,吃光幾盤菜。天轉完了,地也轉完了。眨眨模模糊糊的眼睛,慢慢能看清楚了。這酒勁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關中的漢子,說話做事直來直去,從不拐彎抹角。火氣一觸即發,兩句好話一說,就會滿臉起笑,還沒有發完的脾氣,馬上就云消霧散,再說兩句好話即刻握手言和了。這在大地原點上釀出的酒是規規矩矩的,造酒不摻假,是啥就是啥。站立的人,腰也是挺得直直的,不說二話。這就是西北人的鮮明性格特點。
戲說起當年武二郎,路經景陽岡,要喝的是“涇陽特”。老虎也認不得了,早就扔了打虎棒,一頭栽倒樹叢里埋頭酣睡去了!。
也幸虧當年關老爺沒喝“涇陽特”再提刀上陣,別說是斬華雄,恐怕連青龍偃月刀也提不動了,赤兔馬也上不去了,早早被劉仁兄,張三弟攙回帳篷先睡上個三天兩后晌。
最遺憾的要算是白素貞白娘子了,那年端午節要有“涇陽特”就不喝“雄黃酒”了,喝了酒埋頭就睡,就不會發生酒后顯原形,嚇得許仙落荒而逃,最終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的傳說了。
“涇陽特”酒廠就在涇陽縣的東關附近,冬季的時候是酒廠的產酒期,每天早上走在酒廠附近,就能聞到迎面撲來的陣陣酒香,喜好飲酒就會喜好酒香,對著酒糙的香風深深地大口吸氣,好過癮呀!在酒廠門口和縣城的文廟旁邊都有一處門面是“涇陽特”的直銷店,店里面擺滿了大瓦甕,上面蓋著用棉布包裹的木蓋,木蓋上又壓著一塊大青石,為是防止酒精揮發。木蓋和青石因為用的時間久遠,都變得烏黑發亮。那些大甕里都盛滿了度數不同的白酒,度數越高,價格就越貴。時不時就會有人掂著各式瓶子進來買酒,很多都是老主顧了,價格、酒度買家不說,店家不問,挪開青石,掀起蓋子就用提子往里灌,灌完店家都會再饒上一點。高聲一句:“滿了”。不知道是買家自己的酒癮犯了,還是家中的客人在等著,買家也不搭聲,扔下錢扭頭就走。
到了涇陽短短的半年時間里,陸陸續續買了三、四十多斤“涇陽特”,一些自飲,一些泡藥酒、大多都送給省城來訪的朋友們回去嘗嘗。開始時有些朋友不知道我送給他們的是什么酒,待我介紹之后,受贈者往往十分高興,就像收到一件貴重的禮物一樣。回去品嘗后就會打電話來,述說品嘗美酒后的愉悅,幾位好朋友都領略過“涇陽特”的非凡威力,飲用過后大家還非常懷念那快樂的感覺,“涇陽特”最大的優點就是喝得多了些、醉了,等人一靈醒,頭就會清清楚楚,沒有后勁,不會再暈了。
下一篇:每個人都配得上寬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一個簡單的人,淡然面對每一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