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故鄉的歌是一支深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
仿佛霧里的回收離別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一個七十多歲的臺灣律師,帶著五十多個同鄉的骨灰,回到大陸,安葬故土,有些已經找不到親人了,他便把他們埋在一塊玉米地里或者一棵老槐樹下,對著他們說:老哥,現在你算是真正的到家了。村里的人都覺得這個滿頭華發的老人神經兮兮的,而他卻覺得心底踏實了許多……
這背后藏著的是一個折磨了他五十多年的虧負和救贖,是一份沉甸甸承諾,也是一份任歲月如何改變都稀釋不了的濃濃的鄉愁。曾經他是一個審判員,不得已判過一個逃兵死刑,這個逃兵是在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抓去當兵的,最后乘著輪胎欲想給母親送藥,寧可丟掉性命,也要回到母親身邊,死刑,換來了與母親一生的分離。
這個判決,是身為審判官的律師不得已的為之,卻也成為了藏在他心底五十多年的創痛。
動蕩的年代,生離死別是一出常演的戲,沒人能做得了自己的主,顛沛與流離。
這位律師在13歲的時候,離開了山東老家,因為母親怕他在動蕩中出事,便讓他去投奔設在南京的學校,并千叮嚀萬囑咐:如果學校解散了,你要一直跟著人流走,要活著回來……,臨別的時候,母親塞給他一個石榴,母親交代他的時候,他一直在啃石榴,等他抬起頭來時,車子已經走了,看不見母親了,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母親。他說從那以后,他這一輩子就再也不吃石榴,看到石榴,就會很傷心。
這個十三歲的孩子,就按照母親說的,跟著人流,要活著回來。在路上,他的腿被燙傷了,沒有醫療條件,反復的生蛆腐爛,直到現在他的腿上依然是一塊一塊的黑色的疤痕。
想自殺,太難熬了,可是他忍著,一直忍著,他要活著見他媽媽。最后陰差陽錯,去了臺灣。
陌生的土地,舉目無親,睡在火車站,跟狗搶食物——為了要活著。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春節的時候,別人舉家團圓,他卻爬到高山上,對著大陸喊:娘,我想你了…娘…,痛哭。
由于始終帶著小學初中的畢業證書,他有機會考取了臺灣一大學的法律系,畢業后,擔任審判員,接的第一個案子就是士兵因為思念母親逃跑的案子,他想起了自己,他判不了,但是也必須判。他說起槍斃這名士兵的細節的時候,老淚縱橫。之后他想去替這名士兵找到他的母親,告訴他事實,做她的兒子,可是再也找不到了……
他自己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聯系自己的母親,他寫信告訴他的母親,自己在外漂泊這么幾十年,之所以忍受著一切要活著,就是為了要活著回家見母親。娘,你要活著,等我回來……第二年,收到了離家之后的第一封家書,母親去世一年了……
真實的人生,就是命運從不憐惜誰,你只能堅強的活著。
母親一直在對兒子漫長的等待和思念中,耗盡了生命。逢年過節,母親都會給他準備一雙碗筷,跟他說“兒啊,不管你是死是活,都陪母親吃一頓飯吧……”除夕晚上的那一餐,母親幾乎沒有吃過。在母親枕下一直放著的是他離家時的小照片還有他曾經穿過的小棉襖。
冷風兮兮,冷雨凄凄,流浪的人兒需要寒衣……
一個快八十的人說:我需要溫暖,我需要媽媽。
斷腸人在天涯,他說流浪在外,遙無歸期的人,才會斷腸。故鄉的泥土,他把她珍藏在保險箱里,沖著水喝下,他說他喝的是故鄉的味兒。
當臺灣當局允許當地人回大陸探親后,這個闊別了四十多年的老人第一次踏進了故鄉的土地。站在村口,他說老祖宗真的太偉大了,“近鄉情更怯”一句話把他的心情真的形容到家了。怯怯生生的站在這片夢了幾十年的土地,該是一番怎樣的情形,又是一番怎么樣的滋味濃在心頭,又溢出心頭……
下一篇:青春,那道說不出的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遷隨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