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十三)
分類: 短篇小說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8-29
閱讀 :734
今天是1937年12月10號。
天還不亮,媽媽還是照常在6點多鐘起床,為自己一家人做飯,因為,7點30左右,我姐和我還有爸爸就得離開家上班和上學。本來姐姐可以坐電車上學可她執意不坐,是想為僅靠爸爸那點薪水過活的家庭減輕負擔。她每天步行來回四次。爸爸要上白班。為了讓爸爸多睡一會兒,以免吵醒他用充沛的精力來工作,媽媽就盡量挪動笨重的身子下床??吹桨职执认楹蜕频?、被燈光照得潤亮的臉,還有我媽揭開鋪蓋時,看到我爸雙手放在那光滑富有性感而起伏的肚皮上,媽媽就立刻把鋪蓋跟我爸蓋上以免他著涼。這時,她感到屋里相當的冷!一股如鉆進人身心的冷氣浸到了她的后背里。她又用雙手按住床一動,不想爸就醒了。
“你醒了,小芬?!卑职诌€沒有睜開眼就問。
“俊哲,睡你的?!?br/>“這怎么行,你快要生了,不能有任何意外?!卑职直犻_眼,右手從具有紅花圖紋而略拱些的鋪蓋里伸出來揉了揉眼睛,他想讓自己清醒過來,好幫媽媽,他不想媽媽在臨產時,有任何的閃失。于是,立刻坐起,穿衣服,而且較快;這時,他見媽媽要下床,就連衣服紐子都不扣,把媽媽扶住,然后才穿上褲子,系緊皮帶,非常急地做好這一切,就扶著媽到了灶房。
灶房里面一片黑黢黢的,再往里走什么東西也看不見,相當的冷,就算你穿了多厚,似乎照樣被這冷氣鉆進心窩里似的。這時,灶房里非常的靜:出現一絲的響動,都聽到十分的清楚。仿佛這個空間就只有我父母兩個,一切都是靜止的,靜得來只有空蕩的黑色一樣。
爸爸伸手在門旁拉亮了電燈,之后他們就開始做起飯來。
媽媽走到灶間挨近陳舊有些土渣吊在灰墻下的一個爐子旁。一般我們家到冬天都在爐子上做飯。用煤球壓火。到時,把爐子下方的風門揭開,再用火鉗夾住烏黑的煤球,放在爐子里的余火上
,把剩下炭火的灰從爐底勾落,這樣,火就燃起來。我媽讓爸爸到置于墻上的碗柜,把飯菜端下來,先把菜和湯溫熱,由爸爸分別端到外房桌上……做完這一起,還沒有天亮。于是,我和姐姐被爸爸叫醒;兩個小弟妹,媽讓他倆睡。
大家在一起吃飯,沒有往日的愉快,臉上已經消退往日那美好生活的容顏,連話也少了,幾乎都悶著性子匆匆吃飯。飯后,姐姐說她要上學,就情緒低落,拿起她房里掛在灰木墻上的書包,走了。她陰郁地走出去,如看不見她自己的身影一樣,仿佛她不回這個家似的。
我和爸爸一起走了出來。當然,我十五歲了,對日本鬼子和打仗只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比如:打仗,就是兩方人在一起打。對于當時日本侵略者是什么樣的人完全是渾然不知。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什么東西。一個腦袋是空白的。要走了,看見我媽深沉擔憂和憐愛自己親人的神情,她站在門邊凝視著我和爸爸出門,就好像我們走了不回來似的,我還至今都有媽這一印象。
走出來時,天亮開了。但是漫長的夜似乎不肯褪去它固執的身影,毫不放松地拖著光明的手。灰蒙蒙的天空,陰云成塊和狹長地懸浮在低低的天邊,街上不時吹來帶著寒氣的冷風,還是非常的冷,頓時,使人冷得發抖!這是1937年12月10日的一天,它與往常我們過得平淡日子沒有兩樣:還是一到早晨,在大街上,依然看見來來往往的人。他們忙于到江城的各個工廠、公司、碼頭、商鋪等匆匆趕去上班。像往常,新的一天開始了,他們忙于生計、讀書、做工、開始這一天忙碌清苦的生活。之后,這個城里的人們,比如:女人出來拿著籃子到集市買菜,老人坐在自家門邊或背靠斜椅愜意享受他們晚年愉悅時光等等。盡管這一兩天日本人要打來的消息全城風傳,盡管人們非常的憂心坐臥難安,盡管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半信半疑中度過,盡管他們擔心,手腳發抖也許明天日本人就要打來,可是,在擔憂中,又什么事都沒有發生。盡管他們無法搞清日本人不知何時打來,可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是相信日本人會打來的,因為,國民政府從這里西遷到西南四川重慶就能說明這一點。只是誰也無法預知日本人到底會在什么時候打進來,同樣,多日來,他們被日本飛機胡亂轟炸江城而變得煩惱不安、悲鳴,因為在這些轟炸中,他們中有自己的親人被炸死炸傷,他們就感到比轟炸更兇的戰事跟著就要來了……
爸爸手拉住我的左手往街上走,他此時的心情如上所說并無二至。他神情平淡,還是少語的爸爸一路沒說話。他一般對自己的孩子言語又少,至多一兩句,可是,我能感受到他溫存慈祥的父愛,就跟一個父親外表冷冷的,內心充滿溫情。
在一條岔路口,爸爸對我說:“辰兒,快去上學吧?!?br/>“嗯。”
爸爸說完,看了下我的衣服,就習慣性地為我輕輕拍了拍,好像我衣服上有點灰似的,然后又憐愛地用手摸摸我的頭,看來,他很想把我送到學校,仿佛我才六七歲。就叮囑道:“路上注意車,別著急,等車過了,你才走,明白嗎?”說完,就轉身走了。然后我就看到爸爸朝江城(南京)漢中南路走去,那里往南的方向是中華門,我知道再往西南走就是電燈公司。而我就往城北去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