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一国产精品,波多野结依一区

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散文精選 > 短篇散文

短篇散文

房子的變遷

分類: 短篇散文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8-22

閱讀 :542

  房子,是亙古不變家的象征,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類的心靈港灣;房子,也是時代發展、變化的印證。如今,我國改革開放已走過了整整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回眸我家的住房,也恰好更換了四次房。房子的一次次變遷,至于我,是人生中的大事,使我的人生五彩斑斕;至于共和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一個形象化的歷史發展縮影。

   1

  讓時光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全國城鄉各個角落,膠東老家更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農村改革如雨后春筍,開放的的步子越來越大,農民的腰包悄然鼓了。這時的我,也已十七八歲,在村子里當干部、信息靈通的父母,眼見著我已長成了一個大小伙子,按農村習慣就該準備房子了,于是,父母開始盤算著給我蓋新房子。他倆趕快到村子里爭取到了蓋5間新房的計劃指標,這時聽說在鄉供銷社里擔任部門經理的堂叔也準備蓋6間房,叔伯兄弟一商量,咱一起蓋吧,倆人都說好,初步商定:一個在外購置房料,一個在家張羅著蓋房。村子里很快就批了蓋房指標,在村子的東河岸邊。弟兄倆又商量好,兄為大,房子在東,弟為小,房子在西,一溜11間房一起蓋,從少見的一起蓋房就看出來了,叔伯弟兄默契得很。

  待堂叔把蓋房的物料基本準備齊了,父親就皺起了眉頭,想法把剩余的物料在家里配齊,便開始張羅著蓋房子了。那個年代蓋房子可不像現在,大包出去就行了,而是一切全靠腦袋算,全憑腿腳跑。腦袋算的是,梁檁、門窗、檐頭料,大工、小工工時費;腿腳跑的是,瓦匠、木匠和小工,還有幫忙綁胡秸把子的,不停地算著、跑著,眼看著父親就瘦了一圈,那個年代的人在農村蓋房子,大都累瘦了。

  這里要重點提及的就是蓋房子上梁那一天。這是鄉村起屋歡樂互動的重要時刻,我家起屋這一天可熱鬧了,始終銘記在我心。這一天,瓦工、木工、小工們都提早到了,各自做著上梁前的準備,小工隨時聽著匠人們的吩咐,攉灰、搬磚、墊木頭,不停地忙這忙那。還沒等到上梁的時辰,河東岸、河西岸的男女老少就圍攏在了房前屋后,大閨女、小媳婦居多,愛湊熱鬧看上梁的,等著搶小餑餑。閑等的當兒,那些個爽朗的媳婦們,還時不時地與熟悉的木匠、瓦匠們打著牙祭:“上梁時好好上啊,別給人家上歪了。”“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這活我干了幾十年了,咱村誰家的房梁我沒上過?”有時還會不知從哪個角落就冒出陣陣男女混雜的笑聲,上梁的氣氛就越來越熱鬧了。

  接近正晌午時,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架貼著“上梁大吉”紅帖的大梁在一陣陣的吆喝聲中慢慢升起、升起,最后穩穩地架到了房框子上,高高地站在房框子上的叔叔、哥哥們,不停地從盛小餑餑的木斗里抓著像小雞蛋大小的小餑餑,扔向房前屋后仰頭待搶的男女老少,在空中四散的小餑餑落向哪里,人們就會蜂擁海潮般奔向哪里,接著就傳來一陣高亢的吆喝聲、激昂的歡笑聲。小餑餑落地的時候,有男女頭碰著頭的, 都覺著還有點不好意思,打著哈哈離開;有磕絆倒的,有一腳踏進泥窩子的,有沒搶到小餑餑反而抓了一把土泥的……全都一笑了之,歡樂收場,因為搶小餑餑喜慶,老家人說搶的是“喜餑餑”,吃了“喜餑餑”能帶來好運,不會牙痛、不肚子痛,總之不生病。

  房子蓋好了,看著自己的新房子心里滋,就像夏天吃冰棍。新蓋的房子也有需要完美的地方,我便精心地打理它。房框子里堆滿了土,這是打地基時翻出來的,我就用小推車一車車地往外推;門窗框子上都還沒安玻璃,一如人的裸體,需要精心的裝扮,我就從西往東,將11間房子的門窗玻璃一一安上,抹上油膩,這也算得上一項小工程,說實話,那個時候確實感到累,但,累并快樂著,因為我想到的是,我是在為自己的房子而出力。記得有一次,祖母陪著來走親戚的大姨父看新房子,見我很賣力在干活,曾夸我才十七八歲就很懂事,知道找著干活。這句話我至今記著,它能形象地印證著我家所蓋的第一棟房子。

  清理了堆土,安上了門窗玻璃,一座寬敞明亮的5間新房展現在我眼前。新鮮、好奇中的我,這里瞅瞅,那里看看,真像有的人看新媳婦一樣:看不夠。那個時候,我真想起了村子里流傳的一句順口溜:“喬家有個荊明倫,大后窗、大后門。”說的是村子里一位老人,超前、趕時尚,對比起這句順口溜,我家的新房子不僅僅如此,且整個的都是玻璃窗、玻璃門了,在剛剛實行改革開放的年代里,也算是夠新潮的了。

  等到房子套起院墻后,我就到了離家30公里的一家集體企業當了合同工,工作的勞累、時間的關系,就很少有心思去看房子了,又過了一年多,我就應征入伍了,只是入伍前到新房子前后轉了轉,看了看,也算是對這套房子的告別吧,以后幾年就再沒見到這套房子,只是偶爾夢中相見,也是高興得笑出聲來。直到1985年,三年的探家期因參戰而延至四年,急切之中的我,帶著戰場的硝煙味趕回家探望親朋好友,也探望久違了的房子,舊情難忘,復燃。探家期中,個人有意而托人介紹了第一個對象,當我倆趁黃昏沿離房子不遠的東河岸壓馬路的時候,房子勾起了我的情愫,我不由得脫口而出:“咱結婚后就住東面這棟房子。”我原以為女友會滿心歡喜、一口答應的,沒想到她卻說:“把那棟房子讓你弟弟住吧。”我當時想了很多,先是想了女友的寬容大度,把房子讓給弟弟住;接著我也想過,女友不讓我要家里的房子,可能怕我被家里的房子拽回到農村,是有遠見的表現;我也不免想過,是不是那棟房子已經落伍了,左思右想,反復對比,對比著新近拔地而起的房子,無論是面積、檐頭、出廈、門窗都遠遠地落伍了。我思忖著:在部隊服役四年間,家鄉變化可真大啊!不看別的,單看自己的房子就是這樣。

   2

  1986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父母的腰包由開始鼓到鼓起來了。鄉村百姓手頭有了錢不想別的,先想蓋房。于是,父親忍痛把河東岸那5間房子賣了,錢數已記不清了,大概400元左右,在當時的農村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父母又添加上果園聯戶承包收入、幾年攢的工資收入,在過去生產隊的場院旁邊為我和弟弟蓋起了一溜八間房,父母已將房子分好,我在東四間,弟在西四間(因我在部隊,父母也沒寫信告訴我,直到探家后我才知道家里新蓋了八間房子)。這一年,我和女友友好分手,給我介紹對象的很多,登門的媒人多了,母親就有點為難,聽聽這個也行,那個也中,不知道哪個好了,定也不是,不定也不是,為當兒的做不了主。母親無奈之際就給我寫信,讓我向部隊首長請假,回家相親。我也是在無奈中向首長請了假,乘坐著跌鼓跌鼓的火車,懷揣著跌鼓跌鼓的心回了家。記得回家后父母并不是讓我先去相親,而是領著我先去看新蓋的房子,當我第一眼看到新房子的時候,真是喜出望外,真還有點現在時尚的“高、大、上”的感覺,房子高,面積大,上檔次,而且是兩扇玻璃門,四扇玻璃窗,走進哪一間,都是亮堂堂。看著新起的八間房子,再看著眼前已顯蒼老的父母,我的思維形成了反差,我的心里涌起了酸楚,短短一年間,父母明顯黑了,瘦了,老了。大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要一下子蓋起八間新房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一要有氣力,就是有經濟來源;二要有抓力,就是身體要好,能拾掇房子,腦子要好,能考慮蓋房子的繁雜事。我知道,這期間父母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真苦于在外當兵不能分擔父母蓋房子的辛勞。這時我見屋框子里、天井里的土還沒推完,就利用探家期一車車地往外推,父母扛著锨、镢來幫忙,被我勸走了,我一個人拼命干。直到假期快到了的時候,屋里、院里的土也基本推完了,也減少了我對父母勞累的擔心。這時候我才想起相親這件事,從媒人提親的人選中物色了兩人,就開始相親,一槌定音,就返回部隊,就這樣,與心愛的人、心愛的房子說再見了。

  1987年初,我和妻子結了婚,婚假一到我就返回了部隊,妻子大多時間在娘家居住,直到當年年底,我從部隊轉回家鄉工作,父母就延合適的機會,為我和弟弟分了家,這才都住到自己的新房子里。新房子,新,給我家帶來了新氣象。可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盡人意,顯得空蕩蕩的,且沒吊頂,沒套院墻,來人一進來就到了家門,一出家門就是田野,還有,窗簾也是半透明的,這一切都給人以不安全感。白天還好說,街坊鄰居相互走動著,彼此說笑著,很快就過去了,可一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人睡到這樣的房子里真有點恐懼。我那時被分配在電力部門工作,在單位里分了一間單身宿舍,平時大多時候騎著自行車、摩托車回家,遇到值班、雨雪天時,就住到單身宿舍里,妻子就獨守空房,望著天花板,不,那時還沒安裝上天花板,只能兩眼望著高高的屋脊,常常嚇得睡不著覺。妻訴苦,我無奈,就從親戚家牽來一條狗,這條狗性烈、暴躁,是條看門的好狗,我怕狗傷人,始終用鐵鏈子拴到臥室窗外的石柱子上,這樣,即使我不回家的時候,妻子也能放心大膽地睡安穩覺了,我惴惴不安的心也總算放下了。

  可剛剛按下葫蘆又起來瓢,有一天,六歲的女兒和小伙伴們在門前蹦跳著玩耍,狗見了又蹦又跳的孩子就“汪汪”地吼叫起來,鄰居小孩都嚇跑了,女兒認為自家狗,根本沒在意,繼續蹦跳著,狗叫得更猛了,突然掙脫了鐵鏈子,兇猛地撲向女兒,女兒嚇得“哇哇”大哭,拔腿就跑,可怎奈一條兇狗的追咬,結果女兒被猛狗咬倒,幸虧妻子和鄰人一起拿著鐵锨、棍棒才把狗打開,還是被狗咬了幾顆牙痕,縫了七針,打了狂犬疫苗。這樣,只好把那條狗讓親戚牽回去了,女兒直到現在見了狗離得遠遠的。

  有了這次對女兒的傷害,我和妻子便盤算著套院墻、蓋平房了,適逢改革開放好政策,家庭收入越來越高,那時的大姜價格達到每斤5元多,最高時達12元多,我記得推著一小車大姜到南大橋上去賣,換回來的是六七張蘭色大鈔,妻子的笑容掛在了眉梢。我那一年的工資收入加上妻子在大姜、果園的收入就數千元,再加上幾年積攢的老底,竟有四千多元。有了錢,我心里有了底氣,我便讓發小請來了他當瓦匠的親戚,請來了木匠,接著便套起了院墻,平房蓋占了大半個天井,看著自己攢錢蓋起的第一座平房,感到從心里往外美。我初中的恩師從門前不遠處看見了在平房前來回端詳的我,就大聲招呼著:“顯德,你蓋得平房很好,這得極好個氣力了!”我說:“也就沾了這兩年大姜價格高的光,再加上工資收入。”不過,聽著恩師的夸獎,我覺得心里美滋滋的,你覺得他夸的是我?那就大錯特錯了,我覺得,那是夸的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沒有黨的好政策,人們連飯都吃不飽,哪還敢想蓋起這么好的平房。單位同事先后到我家來玩過,一看那一溜平房,一個小院,再看那高高的檐頭寬敞的通間,直夸:“還是住農村的平房好,住著舒服。”我聽了心里舒服歸舒服,可我總覺得,在農村住的房子再好,也不如城里的樓房,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才在農村里住,有條件的話,還是要在城里有套房子。

   3

  轉眼到了1995年,我為妻子和兩個女兒辦理了“農轉非”,妻子進了市里一家集體企業工作,這樣就可以雙職工身份在單位里分房子。翌年初,單位就蓋了70多套房子,按照雙職工身份、從事單位實際工作年限、獲得的各級獎勵等進行評分,按分數由高到低依次分房。我好不容易分到了一套不足70平的福利房,不過,這是福利分房時代的最大面積。說實話,有了這么一套房子,也是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從農村進城有著許多門檻限制,自己也感到心滿意足了。當時房子剛蓋好,還沒刷墻,我就想一睹在小城里第一套房子的風采,擔任單位文書的我,趁到市里取文件的機會,繞著安全防護架,踏著懸空的樓梯,端詳、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樓層、樓號,直到找到、確認,再進入剛剛成型的客廳、臥室、小北間、廚房、洗手間……一一打量、尋思著,即使這樣的毛坯房,也比農村的平房強十倍。

  又過了不長時間,就開始交鑰匙,那時候的鑰匙很輕、很小,可在我心里卻覺得沉甸甸的,因為我覺得這輩子總算在小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再看初接到鑰匙的妻子,眼里似乎閃著晶瑩的東西,我想,妻子也是幸福快樂的。

  乘著喜悅之情,我便四處打聽著請瓦匠鋪地面,請木工簡單裝修,剛裝修好不久就張羅著搬家,這就象征著從農村進入了小城,我用行動宣告了一段歷史的結束,一段生活的開始。真正住進小城的樓房后,處處有新鮮感。環境新且方便,家屬院緊連著單位辦公區,上下班不足百米;樓房新且整潔,咋從農村平房搬進小城樓房,一切都感到新奇,樓房干凈整潔;鄰居新且熱情,鄰居都是清一色的同事,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彼此間都很熱情。

  我剛剛搬進樓房不久,單位里一位年輕同事造訪,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喬文書,您現在的住房條件就算很好的了,俺到什么時候能趕上您這樣的住房條件就好了。”我嘴里說著一般、一般,心里卻感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叔叔家二妹進城來玩,看了我家的房子慨嘆著:“哥哥,要是我在城里有了這樣的新房子,就是再苦再累我也愿意。”我聽了心里也感到有種優越感。與單位一位年長同事聊天,他不無感慨地說:“喬,不管怎么樣,你現在分到了一套新房子,從此,你在小城里就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聽了無形中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因房子在改變,房子也能改變人的命運。

  時間在改變一切,改革開放在改變一切。我上述所有的滿足、優越和陶醉,就在幾年之間逐漸淡化,接著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過去的滿足、優越和陶醉已被時代的列車甩出老遠。隨著改革的深入,取消了福利分房,取而代之的是開發商建房、售房,仿佛在一夜間就打破了房子的格局和僵局,房子的規劃、設計、格局、施工、銷售……一切都是開發商說了算,一棟棟嶄新的現代化樓房不覺間就會從小城的某個角落“冒”了出來,隨后騰空而起,好地角,大面積,新戶型,真是羨慕煞個人,心想,假若哪一天再有一套這樣的新房子就好了。對比著新房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隱隱感到自己原來心儀的福利房不僅沒有了優越感,而且已經落伍了,住在這不足70平的房子里漸漸感到憋悶,有時還會感到尷尬,只是感到在這里住著上班方便,也就沒有過多地去過問外面的新房源、新房子。

  其實,換房的機會曾經有過,只是與我擦肩而過。曾給我留下很深印記的,是新千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年,我有幸參加了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層干部大會,時任市委書記的講話到激情處,特意拔高了聲調:“市委、市政府準備東遷,你們都到東部買房子吧,保證升值。”起初,東部新開發的房子每平只有880元,我當時頓生一念:買房。可聽了家人、朋友一說,加之那套福利房養了惰性思維,又心生一念:暫且不買。那段時間,我就在買與不買之間糾結著,房價也在我買與不買的時間段增長著。漸漸增長的房價,也就漸漸消磨掉了我買房的銳氣,東部先期開發的福安花苑與我無緣了。

  又過了二、三年,單位里蓋了八個樓座,為的是照顧沒有房子的員工居住,房價比市場價便宜一些,也就自然鼓動起了員工的購房熱情,那時間,單位員工間議論話題最多的是:房子。議論中得知有些在偏遠鄉鎮居住的員工,不愿買單位里新蓋的房子,部分已有房而無資格買房的員工,就以有資格而不買房的員工身份買房,我也打聽著頂替了一名老員工買房。可恰在這時,單位領導在一次干部會上拍桌大聲宣布:“中層干部如果頂替員工購房,一律就地免職。”如我膽小、參會并頂替員工購房的中層干部,都悄然退了房,相安無事。幾近煮熟的鴨子跑了,我也就失去了那套便宜、中意的房子。

  后來,單位里又蓋了數百套帶有照顧性的房子,按市場價每平方降200元照顧員工、農電工,現場抓號,要好的同事抓到號讓給了我,我便分到了一套五樓帶閣樓的房子,開始很喜歡這套房子,可隨著時間推移,年齡漸長,我漸漸覺得這棟樓已不適合于我。長痛不如短痛,我去年底把那套房子賣掉了。所以,那套房子在我寫這篇文章中并沒有實質性意義,只是購房經歷中所需要說明的一段過渡罷了。

   4

  經歷了上述的許多糾結和磕磕絆絆,我仍住在那套福利房子里,始終沒有打破這個魔咒。就近上班的方便養成了我的惰性,我還是不愿過問市區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房子的開發,直到同事、朋友接二連三地問我:“你還住在原來那套房子里,沒到別處去買房子?”“最近又新開發了許多樓盤,你沒去看看?”“原住在院里的,大多都搬走了。”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我被那套福利房遮了望眼,被那套福利房束縛了手腳,我越來越感到那套福利房的落伍。同事、朋友的關注、提醒,驚醒了夢中的我,增強了我買房的信心和決心,于是乎,近幾年我就和妻子開始看房子。選房子我是本著三個方面去的。一來,選離老家和親朋好友距離相對近、不堵車的地方,走親訪友方便,這是首選;二來,選三個南向臥室的,因有兩個女兒,這是必須的;三來,選適宜休閑、健身、養生之地,因隨年齡漸長,休閑養生顯得尤為重要。有了這大致選房目標,我就繞著自己喜歡的市區東北部小區選房,腳步不敢說踏遍了東北部小區的各個角落,而足以踏遍東北部各個小區。因了政策、環境、面積、戶型等因素影響,直到今年七月份,才終于在金泰福臨家園選中了一套比較理想的房子,雖說這里房價偏高,早已過萬,但自己感到心里滿意,且這里還是學區房,都說有升值空間,我從妻子的笑容里看出了燦爛。

  走進金泰福臨小區,我始終被它的山水牽著,被它的“福”字連著,被它的風格 著。金泰福臨的設計堪稱古樸典雅、獨具一格。它以大植物+小品+主題廣場+水系景觀長廊,建筑與環境和美,總體布局形成了依次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雙向高低錯落,顯現出層次豐富的風景線,是一個親水、休閑、養生為主的健康生態大型社區,綠化均布、自然祥和,獨顯立體綠化,錯落有致,給人以律動感;營造著一種花影、樹影、云影、山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的無形之景和有形之景交替生輝的意境;突顯著以噴泉、鳳棲福地為主的景觀帶;靚麗著一條以景觀長廊和自然水系為園林景觀線?廊架、木棧道、親水平臺、溪流、疊水低瀑;穿越著紅楓園、紫薇園、櫻花園、海棠園、梅花園六大園區和長壽林、鵝卵石小徑、翠竹亭、綠草坪,花草品種百余種,長廊園區相互擁;北面矗立著用太湖石堆積而成的壯觀福山,寓意為“背有福山”,百年板栗和柿樹突兀其上;福山前,八條錦鯉口中噴向大元寶的水珠,一如顆顆珍珠滾落而下,寓意為“八方來財”;清清溪水穿過造型別致的木橋、石橋、拱橋,蜿蜒而下,在景觀長廊中心匯入“福海”,又一個“福”字,寓意為“福如東海”。“福海”變化萬千,各類噴泉,或如涌泉、霧泉、水簾、漩渦,或如彎曲,如飛瀉,如涓流……水中魚兒游來游去,嬉戲于溪流、池泉間;金泰福臨家園還在石雕景觀墻上雕刻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動物、花草、白云,觀景平臺中心擺放著一個花崗巖大圓球雕刻著我國傳統吉祥圖?“五福捧壽”;景觀平臺前面,溪流穿過精雕細刻千頭萬緒的水流迷宮,在景觀門處跌水而下,經迷宮的旁邊水窖,又流回到福山前的水池了;景觀門外,赫然矗立著石雕羅馬柱,景觀墻上,“跌水飛瀑”,群雕畢現,鮮花環繞,渾然一體,不是江南,勝似江南;順小區木棧道跨過溪水,懸掛著一副的黑白兩色拼組的太極八卦圖,鎮園祈福;浸潤著濃厚文化氣息的文化長廊;擁有著眾多健身器械的健身長廊軸;點綴著古香古色的景觀燈;生動著玉蘭、海棠、紅楓;茂盛著200多年樹齡的柿子樹和皂角樹;葳蕤著形態各異的怪石、獨具匠心的小品,將金泰福臨家園浪漫閑適的格調演繹得淋漓盡致,如詩如畫。

  今日閑來無事,欣然漫步小區中,靜聽流水“嘩嘩”聲,頓覺無比愜意和放松。忽聽“唧唧喳喳”鳥叫聲,但見一群麻雀在小區穿行,且在溪水中留飛影。黃昏時分索性踏上石橋、木橋、木棧道,低頭思忖,見鄰人燈火映池中,如此光景,銘記心中。

  今年以來,我一直在為新房子奔忙,從選房子、定房子、過戶到簡單裝修、置辦家具,現已接近尾聲。我想趕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前夕遷新居,這也是一種迎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慶的特殊儀式吧,也是自己對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變化的最好形象展示。就讓新房子自己來說說吧,我就不說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家正兒八經地換了四次房子,這四次換房也似乎有巧合,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是一個節點,正好踏著改革開放的節拍前進,每一步都擲地有聲,踏出改革開放的時代韻律。改革越來越深入,我家的房子越換越好,這說明了什么呢?其實,我家房子的歷史,就從一個視角折射出了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房子越換越好了,改革開放變化大!

  喬顯德

下一篇:走過四十載怎能忘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換身衣服叫霧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松滋市| 唐山市| 志丹县| 和林格尔县| 亚东县| 通榆县| 阿合奇县| 曲麻莱县| 禄丰县| 凤冈县| 上虞市| 西安市| 陆川县| 盐池县| 虹口区| 绿春县| 吴桥县| 象州县| 西吉县| 高平市| 靖江市| 高要市| 德阳市| 定日县| 津南区| 溧水县| 壶关县| 延庆县| 沙田区| 贡嘎县| 陆川县| 青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温州市| 阿拉善左旗| 杂多县| 陇川县| 巨野县| 循化|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