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道:大城市中尋找熟悉的家鄉味!
分類: 心情日志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1-02
閱讀 :796
呆在大城市久了,耳邊時常能夠響起的幾句問候關懷的話,不過于遠方父母遙遠的幾通電話。身處異鄉,吃過各式各樣的米飯,它們各自身懷絕技,出現在繁華的街頭鬧市,被標上各式各樣自己叫不出的洋名,躍躍欲試,只為博得美食家的好評。但是真正懂米的人不多,蘊涵深情的好米也越來越少。
小時候,時常被寄養在外婆家,總喜歡自己扛著小小的鋤頭,拿著草帽,圍坐在田頭,看著山田地頭的農人們忙碌于田間,自己的心情也像一只奔跑的小松鼠,不斷隨著陰晴不定的艷陽興奮跳躍著。盛夏蟬鳴不斷,刺眼的陽光照射進松樹,一滴又一滴的汗流淌在農田間,清澈透明的溪流從山上流入農田,再緩緩流下,“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蜿蜒曲折的梯田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在田間揮汗如雨的農人。
正午當頭,打開爺爺放在田間的木匣,取出筷子,爺孫倆便帶著草帽在田間,吃一碗熱騰騰的米飯,混著小雞燉蘑菇,當時自己覺得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抵不上這一碗飯,米粒飽滿圓潤,糯而不膩,細細品味,泛著山野農田間的清香氣息。
隨著時光的流逝,久在大城市中生活,望著燈紅酒綠的街道,川流不息的陌生人,發現自己再也觸不到比身高還高的灶臺,再也不會流著口水等在廚房前,巴望著外婆從灶屋里端出熱騰騰的白米飯,更不會跟親人圍坐在一起烤著火爐,吃著小雞燉蘑菇,話話家常。
但不知歲月如白駒過隙,周圍人翻覆輪變,自己卻時常回想起兒時在田間地頭和外公吃的那碗白米飯。好物無需多,只需精,感情也是,最動人的還不是親人在耳邊說的那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想要在一碗好的米飯里吃出家鄉的味道,它不僅需要優質的大米,還需要有農人的精耕細作,以及優良土壤的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