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1
當我們到達另外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們會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事并不是用年齡來代表的,當然我說的是另外一個階段,而不是現階段的你。
女孩子喜歡成熟穩重的,而她們眼里的成熟穩重其實是和年齡大相等的;
長輩看我們永遠帶著指點的眼光,而僅僅是因為我們的年齡比他們小。
當女孩子變的有思維,有目標的時候,她們會發現其實成熟穩重和年齡是沒有關系的;當長輩在年輕的時候經歷了風雨的洗禮,他們會知道,年輕其實并不代表弱小。
年輕人有一個詞,叫做:急性子。
這個大家都知道,年輕人做事沖動,莽撞,這在許多人眼里,這許多人不僅僅包括長輩,而且包括一些年輕人。
他們總是會說:急什么,慢慢來。
急性子往往會給人一種做事馬虎,不靠譜的感覺。許多人會慣性的認為,急等于做不到,不急才能做的更好。
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觀念是不一樣,急這個概念也是一樣的,對于現在的你來說,辦理一件非常急的事,需要多久?
三小時以內,一天,三天,還是多久?
在有的人眼里,三天都急了;在有的人眼里,三小時都嫌慢了。
2
我們做團隊的,有兩次個詞:高效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將人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化。
但往往人和人對待急的概念,普通員工和老板區別非常明顯。
在某個公司,一位主管給我講訴了他這樣的經歷。
有一次,他急著做一份公司項目的策劃方案,他安排他的下屬去做,而且他特別強調:這份策劃方案非常急,我希望你以最快的速度交給我。
下屬答應的非常堅決,馬上就給你。
然后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下屬才將策劃方案交給他,而且還滿口得意的說到:速度夠快吧,我三天找了很多資料呢。
其實資料都是公司里的,這個他很清楚,如果正常的話,半天就可以解決。
于是他說:我說了很趕,你三天才給我。
下屬說:對啊,所以我三天就給你了啊。我們長輩說的,做事不能急,要慢慢細心才能做好。我給你的策劃方案肯定是最好的。
他當時很無語,這個策劃方案雖然急,但是不是很重要。因為對方又是下屬,又完成了任務,不好多說,他也只能憋著。
還有一次,他的老板跟他說,我現在需要打印一份文件,不是很急,你處理一下就好。于是他想,下班之前給老板吧。
可是剛吃完午飯沒多久,老板就找到他,對他說:我早上跟你說打印的東西怎么還沒交到我辦公桌上?
他當時楞了一下說:馬上做。
他立馬明白過來,原來老板的時間觀念里,一個早上干一件不急的事,這個時間已經很多了。
我想這在許多公司處于中間層次的主管是最能感同身受的,老板和下屬的時間觀念是非常不一樣的。
往往教育我們不要急,慢慢來的人,他們自己的目標并不遠,他們所處的位置其實也并不高。
3
任何人的觀念都不一樣,許多人也認為我很急,而我覺得時間一點都不夠用。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我剛創業不急,每天工作到深夜,我的同學和朋友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拼命掙錢,這么急,以后急著進醫院吧。
現在三年過去了,我和他們的生活習慣,生活圈子,所處的環境和目標也早已不一樣了。
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拿時間觀念來說,我們急著做好一件事,換算一下,如果我一天寫一篇文章,那我一年可以寫365篇;相反如果我一天寫兩篇文章,一年就可以寫730篇文章。
慢慢的三年,五年,十年過去了,那差距就是天壤之別的。
我承認我是一個急性子,但急性子并不代表出錯的概率就大。那只是曾經,我曾經在寫代碼的時候,急著交差,掉括號,大小寫標點符號,在一段程序里出現過許多次。
這確實是因為急著完工而導致的,或許這跟急有關系,但是我更覺得這只是經驗或經歷少的原因。
當時寫完一段程序花了一小時,錯誤概率20%。這可以是急導致的,如果細心一些是可以解決的。
但是現在寫完一段程序同樣花費一小時,甚至半小時,錯誤概率為0、那這還和急性子有關系嗎?
4
我認為不急的人,他們并不是不急,而是他們對目標沒有一個執著的態度。
如果一個作家的目標是在一年內,寫完三本書,那他很清楚的明白,這三本書至少多少萬字。他至少需要每天寫多少字,要聯系多少家出版社,是自費還是公費,都要考慮在里面。
相反不急的人,會覺得,現在還早,看什么書,玩幾把游戲,逛幾次淘寶再說。
如果一個營銷人員,無論是做網絡營銷還是微信營銷,他都會很清楚的知道,他需要多久實現一個目標。多久出現競爭對手,多久開始占據一定的市場比例,多久開始做到高峰,多久開始準備退出市場。
相反一個普通的員工會覺得,今天又要早起上班,希望今天不要加班,最好早點下班,不上班更好,我還要回去陪對象呢。
人與人的區別并不在于年齡,而在于處理某件事的態度。
為什么在20來歲的年齡,花費最快的時間做完一件事,但是出錯了,就會覺得是因為對方太年齡,太急躁,希望對方慢慢來。
如果花費很多時間都沒有做完一件事,那估計連急性子都算不上,就直接被判定為無能了。
而到了30來歲的年齡,花費同樣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無論對與錯,都不會覺得是因為急所導致的。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年輕出錯是必然,所以這里也涉及到經歷。經歷并不是說,今天該干什么,有人吩咐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今天該干什么,你自己覺得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這才是經歷。
5
我急是因為我覺得有太多的事物對我來說還沒有得到,無論是能力,人際關系,還是金錢,我急著得到這些許多人認為太過現實的東西。
我急是因為我看到許多人比我更急,做的比我更多,付出的比我更多,得到的也比我更多。
我所接觸的人和事都告訴我,當這些事物都不屬于我的時候,我不急能行嗎?
文/斷腿奔跑的豬,微信:實名倪濤,93后創業者,今日頭條,讀者,簡書,百家,散文網等專欄作家,寫最真實的文章,記錄最真實的記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