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水情韻
每次到武漢,我必定要去武昌洪山區幸福灣公園。有時是和家人一起,有時而是一個人獨往,并不是因為那里有什么獨特之處,更不是因為那里風景如何之好,要說風景如畫,這里可趕不上廣西的桂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的清江畫廊,不為別的,而是為了一個念想,一個個令我崇敬的人們。
武漢南湖幸福灣水上公園原為南湖的一角。2005年,武漢市園林局出臺規劃在此建立生態公園,工程計劃于2006年完工。公園北面是南湖雅園小區,南臨武梁路,西接出版城路,大華南湖公園世家、金地?格林小城、南湖雅園三個小區從三面將其合圍,公園總用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由政府投資,園林部門建設。
該公園將包括水上活動、體育健身和生態景觀區,并設計成全市唯一的軟質緩坡入水的湖岸線,還會保留現有的部分荷花,補植多種菖蒲、鳶尾、水蔥、茭白等水生植物,形成一種類似鄉村風格的濕地景觀。公園內設計一條2400米長的礫石環湖步道,該設計既有利于水土的滲透保持,也有益于動植物的生存和水體凈化。
至于該公園內的水上活動、體育健身和生態景觀區都對我來說,都沒有很強的吸引力,真正使我一次又一次前往的倒是公園內有一塊大理石,上面雋刻著《中華旗幟》??洪山區“共產黨人”主題公園。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為推進信仰工程建設,洪山區幸福灣公園選取了中國共產黨上的23個重要節點和29個共產黨員先進人物,作為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的代表,輔之以現代表現手段和群眾喜愛的方式,創造性地建設了“共產黨人”主題公園,以期讓各界群眾觀看后獲得更加堅定地信念,獲取更加豐潤的的道德滋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一走進公園大門,便是一個菊花造型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紅色菊花作為底色,黃色菊花組成了鐮刀、錘子的圖案,圖案的下方五個黃色宋體字“黨在我心中”格外引人注目,四周圍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組成菊花造型。緊隨其后的是同樣是綠色菊花拼成的一艘巨型輪船,船體正中是紅白相間的:“揚帆起航”四個行書字,輪船倉頭黃色的旗桿,旗桿頂端是紅黃兩種顏色組成了一面飄揚的五星紅旗,巨輪在兩大一小的八菱形方向盤的牽引下乘風破浪向前。
在朝前行,面前是層層花梯,花梯的頂端一字擺開的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我順著左邊的方向,行走在綠樹蔥蘢的綠化道上,公園內游人如織,好不熱鬧!不僅有當地人,還有不少外地人。不僅有中國人,這里還出現了不少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外國人,那些歐洲、南美、非洲洋妞們旁若無人般悠閑的游玩,難道他們也是沖著“共產黨人”這個主體來的?我像做賊似的跟蹤著她們,只見他們來到公園內有黨旗、團旗、隊旗三面紅旗造型的地方,圍在三面紅旗前面的一本翻開的由馬克思、恩格斯編著的《共產黨宣言》巨大書形雕塑前合影留念。
看來,她們也是共產主義的追行者,我在心里這樣思索著。等她們走遠了,我也走到那本翻開的《共產黨宣言》扉頁,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小聲朗誦起來:“一個幽靈,共產主義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
是啊,共產主義理論的奠基人馬克思、恩格斯為被壓迫、被剝削的勞苦大眾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為了爭取民主、自由、解放,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不知付出了多大的犧牲。
我沿著南湖碧水上的廊道一路前行,再一次與這些為了爭取民眾的解放,民族的獨立,爭取到人民應該得到的民主、自由的權利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與這些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而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親吻。
走不多遠,一塊大理石石牌呈現在了我的眼前,等我走近仔細辨認:
施洋,字伯高,湖北竹山人。生于1889年6月13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施洋以武漢律師公會副會長的名義,召開緊急會議,提議發通電,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并深入學校,指導和推動學生的愛國斗爭。
1921年10月,施洋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他指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后,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并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
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施洋大義凜然地說:“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百個施洋!”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敵人惱羞成怒,連呼開槍。施洋高呼:“勞工萬歲!”第二槍響時,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勞工萬歲!”
對于施洋這個人,我并不陌生,因為我在上初中、高中念書的時候,歷史課程中曾經多次出現過這個人物。
繼續沿著南湖綠道靠左方向走,不遠處又見一塊與剛才看到的石牌一模一樣,所不同的只是碑上文字內容不同而已: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共一大代表。早年留學日本,接受馬克思主義。回國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大力推進建黨工作,為召開中共一大做出了卓越貢獻。1922年回武漢組織學生、工人開展革命活動。1927年被反動軍閥殺害,年僅37歲。1952年8月,毛澤東主席親自為他簽發了《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李漢俊烈士墓現位于武漢市洪山區伏虎山烈士陵園。
再繼續前行,走不多遠,我又與蕭楚女不期相遇:
“蕭楚女(1891?1927),湖北漢陽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優秀理論家、中國青年的良師益友。曾與渾代英一起主編《中國青年》、在廣州協助毛澤東編撰《政治周報》,曾任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專職文員、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參加過武昌起義、五四運動。1927年4月22日在南京石頭城監獄被殺害。”
……
一路走來,沿路所遇的都是那些革命的先驅者們:林祥謙、向敬予、蔡和森、陳潭秋、林育南、瞿秋白、夏明翰、董必武、李先念、劉華清、李四光、郭沫若、徐海東、徐遲、裘法祖、朱光亞……與這些革命先烈、先進模范人物進行心靈對話,使我靈魂得到了洗禮、凈化,心靈得到了慰藉。
是啊!在荊楚大地,浩浩長江,納百川千湖,而瀚漫開闊,在蜿蜒千余公里奔馳東進,流連最久,在漫長的時光中孕育著荊楚萬物和悠悠文明。對這片白云黃鶴之鄉,長江母親河有著太多的眷念與期許;對這砥礪奮進的千年,母親河也見證了荊楚兒女的擔當、奮斗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