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家里有一本相簿,貼滿了年代久遠,但卻保存得極好的照片。照片里的那個少女,標致美麗。漆黑發亮的頭發,長可及肩;長長的丹鳳眼,隱隱含笑。她穿著時髦的泳衣,倚在游泳池畔的欄桿上,星星點點的陽光在她臉上跳躍;她穿著緊身的格子長褲,騎著腳踏車在馬路上奔馳,黑黑亮亮的頭發在風里神氣地飛揚;她穿著圓領細腰的大花裙,斜斜地坐在如茵的草地上,笑容比周圍嫣紅姹紫的花卉更為燦爛。
照片中的這位少女,如今已經65歲了。她是我的母親。
結婚之前,沒有任何人相信,母親能夠吃苦。外祖父是怡保數一數二的殷商,擁有一幢占地極廣的雙層大宅。雖是富商,然而,外祖父全無傖俗的銅臭味。相反的,音符和書香,滿屋飄溢。
天生聰慧的母親,在這種優渥的環境里,逐漸成長為一名極為出色的女性。她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入水能游,出水能彈(鋼琴)。她不但通曉中英雙語,而且能寫出一手流暢的好文章。
1945年,被譽為“抗戰英雄”的父親,在拜會怡保僑領外祖父時,看到了坐在小廳里為外祖父處理文件的母親。
驚艷。
從此,外祖父那座大宅便變成了一塊強力磁石,每天晚上,風雨不改,父親一定準時報到。終于,成功地俘虜了美人心。
婚后的生活,時而安定,時而坎坷。父親曾與朋友在一個喚作“和豐”的地方開采錫礦。然而,由于所投資的那一大塊土地錫米不多,因此,那幾年的辛苦便白白付諸東流。
我出世時,父親已是個小酒鋪的店主了。小小的酒鋪里,訪客川流不息;然而,這些來訪的人,談酒不買酒,他們談文化、政治、社會、理想。每每盡興而歸時,生性慷慨的父親便把一瓶瓶的酒送人。這種“特殊”的經營方式使小酒鋪的赤字愈來愈多,最后,閉門大吉!
這時,一向熱衷于文化事業的父親,高高興興地辦起報紙來。這份報紙,取名《迅報》。
籌辦《迅報》期間,家中的經濟拮據不堪。我們住在一所無電無水供應的茅屋里,屋外亂草叢生、群蚊飛繞。一條邋里邋遢的河,日夜不停地在屋外嗚咽抽泣。
有了三個稚齡孩子,母親的家務永永遠遠也做不完。婚前那一雙保養得極好的手,粗糙了,起泡了,生繭了。童年里最為清晰的一個印象是:穿得極為樸素的母親,蹲在地上,用竹枝扎成的掃把,一下一下清掃地上的污水。
那一年農歷新年,近在眉睫。可是,米缸卻有斷炊之虞。夜極深,爸爸還在外頭奔波張羅。母親煮了一鍋稀稀的白粥,三個小孩兒狼吞虎咽。母親坐在桌旁,雙眉微蹙,不言不語。她面前的那碗白粥,沒了煙氣,冷冷的、白白的、圓圓的一團,好似一張血色被抽離了的憂傷的臉。遠處,隱隱地傳來了爆竹的聲響,稀稀落落的,好像是星星點點的喜氣,可是,這喜氣,卻是摒絕在我家門外的。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回家來了,兩個人相對看時的表情是沒有表情。
外祖父對于女兒困窘的情境并不是視而不見的,可是,母親倔犟的傲骨卻使她不肯接受任何來自娘家的接濟。而情操極高的父親,對于金錢的概念始終很淡薄。夫妻兩人打定心意,齊心協力地咬緊牙根以渡過人生這一段蕭瑟酷寒的黑暗期。
在貧窮的夾縫里為三餐營營碌碌的母親,精神生活卻是豐富多彩的。她為父親的《迅報》寫長篇連載小說,筆觸細膩,情節曲折,據說擁有不少讀者呢!
我依然清楚地記得母親低著頭在沾著油跡的木桌上寫作時那美麗絕頂的神情。煤油燈里閃爍不定的火舌映照在褐色格子的稿紙上,好似無數小精靈在快樂地起舞,母親嘴角含著溫柔的笑意,整張臉的輪廓顯得非常地柔和。在這個全神貫注地進行創作的時刻,她不是母親,不是妻子,她是她自己,一個完完全全的自己。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