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成長教育 AN EDUCATION》,一部比較美型,情節(jié)不錯的電影。朋友說應該看看,不過我沒明白她是說大家應該看看,還是推薦給我看看。俗話說得好哇,每一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大叔在奔跑。
不是要寫影評,只單從故事的角度寫些感受。
這是1961年左右發(fā)生的事了。
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放學時段,無數(shù)劇本里暴雨都是邂逅的時機。
大衛(wèi)開著時尚又騷包的跑車,(據(jù)說是一部當時少有的好車,原諒我這個車盲= =!)在大雨里耐心地給一對手忙腳亂過馬路的母子讓路。
珍妮拿著大提琴在雨里淋個夠嗆,看到這一幕也不由得注意到這個人。
他把車停在珍妮旁邊,說:其實,如果你有常識的話,就不應該坐陌生男人的車。可是我是個音樂愛好者,并且我很擔心你的大提琴。這樣吧,我建議你把車放在我的車上,你在旁邊跟著走。
珍妮笑:如果你把我的大提琴帶走了怎么辦?
大衛(wèi)有些無可奈何:“Good point(問得好)。”
最終珍妮還是搭了順風車。
彼時,珍妮唯一憧憬的是大學夢,這是她在16年煩悶窒息生活中的氧氣。
她在樂隊里是大提琴手,卻不被父親看好,所謂愛好就讓它只是愛好,just for fun。然而珍妮并不放棄灰心,”I know I will”。
對這個見聞豐富,很有共同話題的陌生男子,很難讓人設下心防。聊天中她說,等到我上大學了,我要看很多我想看的書,聽想聽的音樂,欣賞名畫,看法國浪漫電影,還要和學識淵博的人交談。
這場閑聊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軌跡。
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女主珍妮,男主大衛(wèi),男主的朋友丹尼,丹尼的女伴海倫,珍妮的父母,老師,校長。
小姑娘珍妮成績優(yōu)異、熱愛藝術、頗有品味。
老男人大衛(wèi)幽默風趣、見廣識多、浪漫多金。
唔,是個標準的戲本子。
大衛(wèi)和珍妮相處得很好,相比較珍妮之前的半個男朋友格雷厄姆的青澀,大衛(wèi)紳士幽默,甚至很得珍妮父母的賞識。他們和朋友一起聽音樂會,去拍賣會,有名的餐廳,討論藝術各種門派和風格,笑談藝術家的逸聞趣事。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似乎水到渠成地,大衛(wèi)向珍妮求婚。珍妮為此放棄了考取牛津的機會。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不是真實的事,但看似遺憾卻現(xiàn)實的故事總是教人想得更多。
原本他們可以把事情處理得更好。
只可惜,一次意外,珍妮發(fā)現(xiàn)了大衛(wèi)已有妻子和孩子,房子就在自己家不遠。
一切推倒重來。
還好,還好珍妮沒有完全丟了自己,她還可以念書,開始新生活。
也許,大衛(wèi)是真心愛著珍妮。
也許,大衛(wèi)真的可以為了珍妮離婚。
但是,大衛(wèi)妻子的話讓珍妮當頭一棒,原來,珍妮不是第一個找上家門的“第三者”。
這些都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如果珍妮只是個漂亮的小丫頭,那么她和大衛(wèi)就止步于順風車那個橋段了。
仔細想,珍妮究竟是哪點吸引著大衛(wèi)?大衛(wèi)又是以什么優(yōu)勢勝于格雷厄姆?
是教育。
是教育讓珍妮聰明自信,有思想有見地。
她聰明,門門功課優(yōu)異,上課能與老師對答如流。
她自信,受邀去古典音樂會,藝術品拍賣會,雖新奇卻不露怯。
她有思想,雖有父親告誡要把讀牛津當做進入名利場的跳板,卻不以為然,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她有見地,對藝術如數(shù)家珍,更是熱愛并熟知音樂、繪畫、電影。
同樣的,雖然大衛(wèi)沒有在正統(tǒng)大學里讀過書,卻在“社會大學”里教育成學識淵博,談吐不凡。
但是已婚男士還跑出來欺騙小姑娘,這點委實可恨了些。
換個故事來想,
假設大衛(wèi)沒有妻室,兩人順利結婚,他們可以一起工作,這倒買倒賣的生意似乎有悖常情,但也還可以接受。鑒賞藝術品本身就是珍妮擅長的,雖然不上大學,她還是可以繼續(xù)學習和研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