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回家已有數日,熟悉的村落依舊熟悉的運作,冬天嚴寒的氣流擋不住流竄的人群,等初曉的光亮觸摸過熟睡的小城,一天的紅火就開始了。
最近忙不休止的就是村莊多家閨女、小子的嫁娶問題。最樸實的農家人一向把孩子的婚姻大事看的如此重要,父母傾盡力氣也要奉獻給子女一場隆重的成人禮。
這個冬天這樣的熱鬧,紅綢、錦繡、金絲燈籠,碗筷、蒸籠、四角方桌,翻滾著喜慶的音符跟老匠手中擺弄的電子琴串聯成恢宏的門樓院景。在新娘接臨新房的前幾日,迎客的主家是必須對院落清整一新的,可繁忙的準備活計讓老父老母擠弄哪些時間理會呢?不妨事,在村中鄰家親友會前來應這不成文的農俗,甚至不沾親帶故的閑人也會前來沖沖喜的,一盒紙煙散發著就將事情穩妥的操辦了。庭院中會架起五、六口大鍋,里面蒸炒著美味,為成木桌上的佳肴還在做著“火眼金睛”的歷練。
我問母親,為什么多家的婚慶都挑選冬季的日子籌辦呢?母親說,臘月婚慶,土話叫做“闖亂歲”,是好日子,因此即便新娘套上厚重的棉衣顯露不出苗條的身段,也想踏著臘月尚未入年的階段,跟自己心愛的人登上通向幸福殿堂的婚車。
城市的婚禮是在教堂神父的禱告下,通過新人互換戒指,加上耶穌大人冥冥之中的觀看共同見證高雅的。但是南方的“咖啡”與北方的“蒜頭”呈現的是兩種不同的情調,就像小資與無產階級的情調,不能以咖啡廳的文明反襯土屋石梯的“野蠻”,江南水鄉的小家碧玉無需硬比崇山峻嶺的粗狂豪邁,兩種不同的風格是地域文化作用的產物,所以這樣看來北方農村的婚禮也頗有幾番風趣了。
農村的婚禮看不得細節,作為農家院折騰長大的孩子,我怎能嘲笑農村婚禮的“土氣”呢?它卻實實在在呈現給我一種別樣的風味,就像一壺濁酒,加上醬醬的燒雞。婚禮當天主家人會安排男方親友一次大型的“席禮”,說白了就是大家坐到一起大吃一頓,這天會來很多人,方桌長凳早早置辦好已擺放整齊,每桌的“軟性規矩”就是坐滿八人,寓意吉利。湊紅火的“幫忙人”會提前分配好瓜子糖果、筷子、酒水的發放,最重要的就是安排下酒菜肴,有涼有熱,以及壓軸“硬菜”。
大人劃著拳,叫嚷著“哥倆好”,婦女叨叨會兒一年的光景、家庭的瑣碎,小孩兒穿插著坐進大人的懷抱、板凳的縫隙,不住往嘴里扒著冒熱氣的肉菜。菜一盤接一盤的上,幾乎每一盤都會被“搶”的精光,“斯文人”是萬萬上不得這種臺面的。你看吧,每一個端著酒杯的漢子單挑出來都是撐起家庭的脊梁,他們也許不會把三字經背的那么滾瓜爛熟,也說不出方程的解法,但是你去山里攥一把黃土,哪個里面沒有他們的血汗?他們是比黃土還要“土氣”的莊稼漢!是頂著天,踩著地的莊稼漢!
農村的婚慶嫁娶,“白菜幫燉土豆,大片五花肉”,清香芬芳,好一股“鄉味”。粘稠的是酒,還有莊稼人的感情,我愛我的家鄉,愛進骨子里!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