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涯副主編金波由于過度勞累,猝死在地鐵上;
2015年3月,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加入百度,工作了48小時之后,在睡夢中猝死;
2015年1月,歌手姚貝娜身患乳腺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2011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講師于娟身患乳腺癌離開了人世;
2016年,26歲的白領周西在《超級演說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了一篇演講??《滾蛋吧!腫瘤君》
周西的這篇演講讓無數的年輕人深深地反省。是否我們也曾熬夜去玩手機,等著天光微亮的時候,對自己說一聲“晚安”;是否我們也曾為了自己的夢想日復一日地奮斗著,多苦多累也甘之如飴;是否我們仗著自己還年輕,用生命在和金錢、權力作交換?
我們總以為那些疾病啊,癌癥啊離我們很遠,不知道他哪一天會降臨在我們身邊。就像周西說的那樣,一個星期以前,她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健康寶寶,怎么會和癌癥沾上邊。可是生活就是這么戲劇,醫生用冰冷的數據告訴她,“建議你去做一個手術,確認她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她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自己的身體住了顆“乒乓球”,那一瞬間她是崩潰的。
她想起去年去檢查的時候,檢查結果顯示子宮回聲不均,她開始喝中藥去調理,但是因為忙碌的工作,她沒有去復查這一年時間里,她沒有在凌晨12點的時候睡著過,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放不下的手機,做不完的工作。
很多人一旦參加工作就保持24小時不關機的狀態,隨叫隨到;新聞工作者在凌晨四五點還在前線工作,編輯兩三點還在修改今天的稿件,排版;程序員夜以繼日地開發程序。不僅僅是因為那個飯碗,還是因為熱愛。因為熱愛,所以不怕累不怕苦,但是我們的身體是誠實的,總有一天我們會為這些不健康的生活規律付出代價。
2011年,于娟老師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步大作??《此生未完成》,開篇寫道: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壓力,買車買房得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這是一個臨死之人最善意的忠告,在生死面前,什么房子啊,車子啊,不足為重。只要我們還健康的活著,什么都不重要。
如果我們肯在年輕的時候好好對待自己;如果我們肯過著慢節奏的生活,不會擔心要攢夠多少錢才能買到房子;如果我們肯花一點點時間,去維護自己的生命,不讓家人為我們的身體擔憂,如果……可惜,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
周西的這篇演講不是針對那些已經患了癌癥的群體,而是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恨不得一天當48個小時過的年輕人,那些一天只吃一頓飯,拼了命去減肥的摩登女性,告誡我們,生命誠可貴,我們不健康不能用任何東西去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