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記得關于這個話題最初的印象是小學三年級的某次數學課上,數學老師問及:“同學們,長大后想成為什么呀?”同學們依次起來回答,有說想當老師的,有說想當律師的,有說想當醫生的,當然回答最多的是想當科學家。輪到我時,我支支吾吾地說我想當數學家。前段時間,法語課時,外教也問了相似的問題,我的回答并沒有太理想國,而是著眼于當下的一個問題的肯定回答:“我想去法國留學。”
如果說小時候的夢想太偉大,而長大后的夢想太現實的話,那么小時候的夢想更像是潛意識的、未被隱藏的夢想,長大后的夢想更像是意識層面的、被刻意隱藏的夢想。如果長大后依于是乎似乎整個社會都在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小時候如果說你的夢想是當一個普通藍領或白領,那么身邊的人一定會說你沒有斗志;相反長大后依舊說我以后要當科學家的話,那么身邊的人一定會覺得你太幼稚。
有這樣一個遺憾,在威斯敏特教堂地下室,英國圣會會主教的墓碑上有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后,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后,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記得法語課上法語老師曾這樣說過:“中國人一談到夢想一定是遠大的,幾乎不能實現的才算夢想。相比法國人,法國人的夢想都特別小,如果太大,他們一定會覺得你是在浮夸。人們都說法國人浪漫,其實法國人談及夢想時比任何時候都現實。”夢想貼近眼前的一個好處很容易得到幸福感,每一個夢想的實現都算得上是給夢想的一個心理邊界。如同大多數中國人,在長長的逐夢路上,完全沒有自豪感,漸漸地夢想失真,生活乏味。如果說這時的“夢想”還有存在的意義的話,頂多只是個口頭說說的東西罷了,和自我欺騙并沒什么不同。
是否效仿法國人把夢想化作小夢想然后去一一實現就很好呢?我想未必。相信高三學子在制度的壓制下最大的夢想是考大學,嗯,這是個很小的也很棒的夢想。可問題是夢想實現以后了呢,大學里的夢想呢?現實是很多人大學里沒有夢想,整天吃喝玩樂、癡迷于游戲,夢想對他們而言只是那些年的事而已。把夢想化作小夢想固然是個好辦法,可為何這種方法看起來依舊漏洞百出?似乎矛盾已然顯現,是的,小夢想一定是要發自內心的小夢想,別人強加給你的夢想不是夢想,頂多是某個階段你的必須任務而已。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應該怎么做?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妄自說我有一個很大夢想,那么這樣的夢想頂多算一羹有毒的心靈雞湯而已。
最近電視劇《歡樂頌》很火,當邱瑩瑩失戀加失去工作后瘋狂地讀《成功學》時,安迪批評她純屬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付諸行動,哪怕一點點的行動。或許大部分人都這樣,知道自己有夢想,依舊記得最初的夢想,依舊渴望成功,但也只是空頭說說罷了。我有一個夢想,一個發自內心的夢想,一個我正在努力拼搏的小夢想,那就是:“我要去法國留學。”
下一篇:漫漫調研路,艱辛出成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無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