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人不愛露富
近段時間,一次無意識的網絡點擊,激起了我對探討國人怕露富現象的興趣,瀏覽了許多網絡評述文章,經過梳理歸納,加上個人膚淺的理性思考,整理了這么一段文字,請看到此文的讀者朋友指教和賦予更完美解釋。
長期教化的獨特心理支撐中國人不想露富。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認為,中國人不愛露富,與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有著密切聯系。我國“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等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特點,說明中國人不愛露富的獨特心理與儒家思想肯定有著某種關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長期受儒家思想教化的中國人,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自然離不開“中庸之道”,使每個中國人骨子里都留下了希望過不顯山、不露水的平靜生活的痕跡,認為一旦過分張揚,必然引起關注,打破往日平靜,引來多種事端。就這樣,儒家思想長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培養了中國人以社會平均水平作參照的固有思維定勢,形成了追求與他人一致、不喜歡張揚自我的獨特心理素質,也就不難理解現代中國人不愛露富的社會現象。
封建文化的殘骸陰影警示中國人不愿露富。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算起,中國兩千多年基本都處于統一狀態,社會相對安定、競爭小,長期生活在自給自足經濟中的廣大人民,因各家耕作條件不同,與他人沒有可比性,只能與自己過去的收成比較,只要有長進就很滿足,不存在露富問題,但都過著平安幸福的日子。相反,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等級觀念極強的封建社會,如果某個“草民”的財富超過官員,就會遭到盤剝;某個官員的財富超過上級官員或皇帝的財富,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在那種特定歷史背景下,每個有錢人都會極力掩飾個人財富,以求過上象平民一樣的太平日子。以史為鑒,現代中國人怕露富肯定也有封建殘余文化影響的緣故。
現代富豪的多種顧慮驅使中國人不敢露富。除了中國人不愛張揚的性格外,可能許多富豪擔心公布個人財富后會帶來種種不利:有的致富方式獨特,怕公開后暴露自己企業的優勢;有的擔心安全問題,怕公開后成為搶劫、敲詐案件的受害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幸;有的資金來源復雜,甚至有不合法收入,怕公開后受到法律制裁;有的缺泛奉獻社會的愛心,怕公開后使自己參與更多扶貧幫困活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企業沒有完成改制,給富豪財富界定帶來困難,不便于通過企業財務報告、官方統計數字、新聞報道信息等搜集,無法納入富豪統計范圍,更不可能露富。
人體生理的器官功能支持中國人不能露富。研究表明,中國人肝臟中脫氫酶比西方人高,這種不同,表現在生活中,中國白酒酒精度比外國白酒要高得多,但中國人酒精中毒幾率卻又比外國人小得多。這種同樣存在于人體大腦的脫氫酶,由于其存量不同,影響了每個人對情緒的控制程度,生理因素決定理性思維的結果,使中國人性格在擁有財富的表露上不善于張揚。二是語言文字影響大腦活動,造成了中國人怕露富的心理因素。調查顯示,使用外語的人都是左腦活動,西方語言多是拼音文字,只要會拼音就能讀會寫;而漢語是音與形的結合,必須左右腦一起活動。據此推理,東西方人性格不同,確有生理學基礎。這種由生理機能差異導致性格差異的結果,自然也是中國人不同于西方人、不善于露富的另一種生理機能的外在表現。三是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也會影響人體大腦結構。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社會習俗和民族生活習慣等,也會引起人體基因和神經系統的逐漸演變,按照質量互變定律,當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引起質變,即基因突變。變異之后的基因當然可以遺傳,古老中國人不愛露富的性格自然也就傳承給了現代中國人。
請問,在你與他人的交流中,有幾人直爽地告訴你自己很富有,最多也只能聽到還算過得去之類的敷衍回答。不妨,除了我講的哪些,你現在就思考,看這種謙誠回答是不是在中國人中很普遍?看支撐中國人普遍怕露富的根源到底有哪些?
相關專題:國人 淺析 財富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