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我們總習慣耳聽別人的愛情,把自己置身事外。其實我們也有成為主人公的一天,只是那一天暫時還沒來而已。
無意中聽到誰說,說我們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齡。是嗎?不知。
最初接觸愛情是在小學,不過主人公并不是我。同學。
那個男生喜歡那個女生,在當時的我們看來,他真的很勇敢。
干凈利落的表白,明目張膽的追求,最夸張的是竟然敢到女生家里,就為了看一眼!
那時候,我們只是小學生,只覺得很熱鬧。
心理學上說,同齡人中,女生會比男生更成熟。
那個女生做的決定在現在的我看來是非常明智的,從始至終,都沒搭理過那個男生!
我們只是把那當作一個玩笑,但如果兩個人真在一起了,那就不是玩笑,男生太高調,那時候我們也是愛起哄的年齡,注定天下皆知。在農村,真要是發生這種事,不是小事。
也許只是少不更事,但其中或多或少的,會有愛情的影子。所以說這是我最早接觸愛情,哪怕主人公不是我!
這是真實發生的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例子。
是否覺得早戀的太早了?怎么也得初中高中吧?畢竟這是我們頻繁接觸愛情的年紀。
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真的有區別嗎?
在我看來,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從小學到高中,在我身邊的同學談戀愛的人很多,甚至還包括我自己。
但至今為止,從學校到結婚的,就一對,而已。
比例太懸殊,結果都一樣,很明顯,學校是一個讀書的地方,有時候也是談戀愛的地方,但這里并不能找到那個與你結婚的人。
在讀書時代,我們接觸到的愛情只是愛情,但從整個生命來看,愛情只是一半,還有另一半是現實。我們期望拿著一半去找另一半,但沒有經過風雨的愛情是脆弱的,不堪一擊。我們人生的天平會慢慢傾向于現實,所以,最后我們只能拿著現實,去尋找愛情!
家里一直催促著,叫我早一點成家。但我對此一直不怎么關心。
在剛上高中的時候,就有聽說初中同學結婚生子了,驚訝得不行。
沒有羨慕,只有一絲悲哀。
不到二十歲,就做了媽媽,如果在封建時代倒也正常,但在現在,有的只能是悲哀。
自己都還是一個孩子,又如何去做一個家長呢?
有一句話叫:一眼能望到底的人生我不要。
但有些人的生命軌跡,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已注定了。
這個年齡階段,我們還不知我們要的是什么,我們不清楚我們人生該追求什么,我們有很多夢想,理想,甚至妄想……
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都說這是一條追夢路,但它也是一條否定之路。
我們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去驗證我們的想法,去求真我們兒時的大話;我們需要這樣一個機會,去否定不該有的想法和妄想,找到我們最應該走的那一條路。
這樣,哪怕若干年后,我們也不會因為那些殘存的,未去奮斗過的夢想而后悔。因為我們走的是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在我看來,我們從一生下來,就不是完全屬于自己的,我們還屬于自己的家庭。
結婚以前,我們屬于爸爸媽媽那個家,結婚以后,我們屬于自己那個家。這兩個家在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它們也相互纏繞,不可分割。
而在這兩個家交叉的那個時間段,就是屬于我們自己。這個時間段大概處在離開學校到結婚這個時間。
我們需要用這個時間去尋找自己,不管喜怒哀樂,失敗成功,都沒關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如果剛離開學校,就有了另一個家庭,那這一輩子你都將沒有屬于你自己的時候,你只屬于家庭,你只為這個家而活。
當然,這并沒有什么不好,甚至還有那么一絲偉大!
但我說,這是悲哀的一生。
過早的決定了你的一生,你將永遠逃脫不了這個枷鎖,現實牢牢的控制了你,沒有實現夢想的權力,連分清妄想理想的機會都不會有!
愛情,不是你一生的全部,不必為此葬送一生。給自己幾年時間,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別讓自己老了再抱怨這一輩子什么都沒干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看準了路,有一顆心無旁騖的心,做起事來必定事半功倍!
所謂愛情,不過是在某個階段讓我們奮不顧身的東西!
年齡越大,越理智,我不想在自己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去做一個一輩子的決定。若等我真正成熟了,回頭發現,原來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放棄相守都是罪,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不管愛情還是現實,都要堵住一切后悔的源頭,好好的給自己一個交代!
下一篇:我用百分百的情換你多少的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好久不見的別來無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