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優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從很久很久之前,我們就討論過這樣一個話題:異性之間存不存在真正的友誼。最近在看一個臺灣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講的就是一對異性朋友之間的友誼與愛情。李大仁和程又青,是高中的同班同學,大學四年又是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工作后那么多年一直都是關系很鐵的朋友。從一開始,大仁就對又青說過:我不可能會愛你。所以這么多年,他們看著彼此愛情的悲傷高興、分分合合,而兩人的友誼卻愈加堅固。直到某一天,他們終于連自己也騙不過去了的時候,才開始慢慢意識到事情不再是那么簡單。
最近這幾集看得很是糾結,李大仁明明那么愛程又青,可是他卻怎樣也說不出口。他努力了那么多年不去愛她,結果還是失敗了;他為她做了那么多,卻總給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也許,有些感情一旦說出口,就意味著另一種感情的終結。是誰說:有種溫柔找不到擁抱的理由。又是誰說:如果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那么保持一個朋友的距離就夠了,這樣可以一輩子,千萬不要奢望靠近,因為人一旦有了貪欲,就注定要失去。所以李大仁是這么想的吧。故事里,這兩個人物的名字起得不錯。大仁,這兩個字是尖銳不起來的,是溫吞的。又青,聽起來就是蓬勃驕傲的一個人。其實這兩種性格還是很互補的,也比較適合在一起。所以,雖然故事還沒有講完,到此卻能猜到結尾了。百轉千回之后,還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想起電影《查林十字街84號》里,美國作家海蓮?漢芙和英國馬克書店的主管弗蘭克?德爾之間的故事。兩人因對文本的共同熱愛,保持了長達二十年的通信,卻始終沒有能夠見上一面。我在看這個電影時,觸動最深的是海蓮對書籍的激情之愛、影片中提到的英美文學作品以及兩人之間的君子之交。我的意識與感受是淺淡的。所以后來,當在《看電影》上看到一篇很深刻的影評,里面把兩人之間的感情叫做精神之愛時,我是有些吃驚的。因為自始至終,影片給我的感覺是淡淡的卻長長久久的溫情。后來又回顧了好多次這個影片,看了好幾遍這個影評,才開始讀懂故事里深層的情感。原來這種淡淡的、不濃烈的、細水長流式的感情也是一種愛情。也許,當感情到了一個高度,我們會很難分清楚它到底屬于哪一種,是友情,可能也是一種愛情。只是,這種愛情,就如電影的預告片里所說,在今天看來,是可以列入博物館,以供憑吊瞻仰的了。
想起周董唱的《蘭亭序》,方文山的詞。最喜歡里面的“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這一句。這歌詞,我理解的,又是一個紅顏藍顏的故事了。前面把女子描寫得那么美,什么“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夕陽余暉如你的羞怯似醉。”然而至這里,卻是“無關風月”。再加上后面的“我獨缺你一生的了解”;“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可見兩人是可以評詩論畫的知己,只是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這樣罷了。當時看這個歌詞時,我想起林徽因和金岳霖了。
你看,真是太多這種故事了。故事里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只是結尾不盡相同。你身邊會不會也有這樣一個人呢?在兜兜轉轉的世俗中輪回,也許有一天,你終于累了,驀然轉身,才突然驚覺,原來尋尋覓覓的那個人,一直都在燈火闌珊處。
下一篇:任時光流轉,愛已成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美的愛情是靈魂的陪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